在实验室进行的 5G 速度测试,就像是跑车进行直线加速赛与普通驾驶员的日常驾驶一样风马牛不相及。正如在伦敦街道上驾驶日产 Note 的司机永远不需要时速 200 英里的引擎一样,普通智能手机用户观看 Netflix、玩游戏、发送消息或访问埃隆·马斯克的社交媒体恐怖屋 (他称之为数字城市广场) 时,也不需要 5.5Gbit/s 的移动服务。况且,这些活动大多是在 Wi-Fi 而非蜂窝网络上进行的。
但这并不妨碍技术开发者不断突破极限。北美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 Verizon 现在声称在实验室测试中"打破"了 5.5Gbit/s 的"速度障碍"。为了证明这一切有多么不必要,Verizon 在其新闻稿中特意加入了一个现实世界的对比:5.5 Gbit/s 的速度足以在一分钟内下载 266 张 Taylor Swift 的专辑。这显然是一个普通人最迫切想要做的事情。
在这个电信新闻通常比较平静的一周里,一些技术细节还是值得关注的。这次测试使用了三星的 5G 网络设备和搭载联发科处理器的设备。Verizon 似乎还结合了来自六个不同 sub-6GHz 频谱通道的频谱 - 这个过程被称为载波聚合 - 来推高速度计的指针。
这次实验室展示也凸显了通用技术的能力,三星在测试中展示了其虚拟无线接入网络 (RAN) 的技术实力。这意味着 5G RAN 软件运行在英特尔提供的通用处理器上,而不是专门为这些 5G 功能定制的芯片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AI模型规模不断扩大,GPU内存容量已成为瓶颈。Phison和Sandisk分别提出了软硬件解决方案:Phison的aiDAPTIV+软件通过创建跨GPU内存、CPU内存和SSD的虚拟内存池,支持高达700亿参数的模型;而Sandisk的高带宽闪存(HBF)则采用类似HBM的硬件架构,通过TSV连接器将NAND闪存与GPU紧密集成。Phison方案适合中小企业和边缘系统,Sandisk方案则针对大型GPU服务器,两种技术可共存互补。
上海AI实验库推出YUME系统,用户只需输入一张图片就能创建可键盘控制的虚拟世界。该系统采用创新的运动量化技术,将复杂的三维控制简化为WASD键操作,并通过智能记忆机制实现无限长度的世界探索。系统具备强大的跨风格适应能力,不仅能处理真实场景,还能重现动漫、游戏等各种艺术风格的虚拟世界,为虚拟现实和交互娱乐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法国AI初创公司Mistral AI发布了首个大语言模型全面生命周期评估,量化了AI的环境代价。其Mistral Large 2模型训练产生20,400吨二氧化碳当量,消耗281,000立方米水。运营阶段占环境影响85%,远超硬件制造成本。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和模型大小显著影响碳足迹,企业可通过选择适当规模模型、批处理技术和清洁能源部署来减少环境影响。这一透明度为企业AI采购决策提供了新的评估标准。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了革命性的AI编程验证方法,让大语言模型能够在最小人工干预下自动生成和验证程序规范。该方法摒弃传统的人工标注训练,采用强化学习让模型在形式化语言空间中自主探索,在Dafny编程验证任务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AI自主学习开辟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