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迈向智能世界”峰会今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 2022)期间成功举办。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拥抱5.5G时代,迈向智能世界”主题发言,提出“5.5G”时代是迈向智能世界必由之路,发布《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并倡议产业采取8方面举措,围绕智能世界需求共同努力进一步定义和完善5.5G时代产业愿景和标准,加速5.5G时代到来,携手迈向智能世界。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作主题发言
迈向未来的智能世界,个人、家庭和行业对数字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个人,随着XR、全息通信等沉浸式业务的逐步成熟,联接体验从千兆1Gbps走向万兆10Gbps,移动DoU将从当前15GB上升到100GB,对时延和泛在联接也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家庭,全息教学、全息会议、24K、3D、VR游戏等业务逐步发展,驱动家庭进入全光万兆时代;对于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智能制造、电力调度等工业级应用,对联接的数量、质量以及感知能力提出新的多元化需求,也引发对算力和存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汪涛指出,针对迈向智能世界的需求,5.5G时代成为必由之路,即实现泛在10Gbps体验,算力的智能和高品质调度,L4的网络高度自治,10倍有效算力提升,10倍存储性能提升,云原生2.0的企业云服务体验以及10倍的基础设施能效提升。
汪涛表示:“5.5G时代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我们希望客户、生态伙伴、产业组织、学术机构等达成共识,加速5.5G时代的到来,共同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演进和增强,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智能世界。”
为此,华为倡议产业8大举措:发放更多频谱以加速产业的发展,与产业伙伴共同探索更多有价值的新商用场景;与产业伙伴共同推动F5.5G产业和标准成熟;在Net5.5G演进方向上尽快达成共识;共同定义L4/L5网络自治目标并推动标准共建互认;与产业共建开放共赢的多样性计算产业及重定义架构;与伙伴共同定义满足多样性数据处理的存储架构;打造智能世界云底座并共建云生态;统一能效指标体系并持续创新使能行业节能减排。
在8大举措倡议牵引下,华为在峰会上发布《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详细阐述各产业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双轮驱动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识别关键变化趋势,明确2025年前后的建议行动方向。
会上,华为首席战略架构师党文栓对《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的核心要点进行了详解。他指出,全面迈向5.5G时代,实现智能世界愿景,ICT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持续演进。一方面是ICT for Intelligence, 即ICT产业各领域核心能力持续创新、演进,支持智能世界逐步实现;另一方面是Intelligence for ICT,即ICT产业各领域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通过架构性创新,解决包括运维复杂度不断提升、多样性业务体验保障、绿色节能等挑战,使各领域的核心能力更充分发挥,加速智能世界实现。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https://www.huawei.com/cn/giv/striding-towards-the-intelligent-world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