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为什么要去西算?东数如何才能西算?当记者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中了解到,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1.3个上海市的社会用电总量时,就对将数据中心安置到电力充沛的西部有了充分的认同。但东数如何才能实现西算,这个问题直到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才获得了解答。
近期,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大会以“网络全球决胜未来”为主题,围绕确定性网络、6G通信、算力网络、工业互联网、网络智能等话题,聚集了超1000位未来网络领域专家、行业代表共话未来网络发展。在会后的采访中,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刘新民,新华三集团江苏代表处总经理谢莉,新华三集团2029研究院技术总监朱仕银,介绍了新华三如何与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发确定性网络,并由新华三承建了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试验网的具体情况。
承载算力的确定性网络
通常算力需要尽量的与数据靠近,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计算效率。比如在一台电脑中,与CPU距离最近的,必然会是内存,这样才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数据更高效的向CPU进行传输。可是在实施东数西算时,距离这个鸿沟又将如何跨越过去呢?
对此,刘新民的回答是“网络传输优化”。
新华三集团在近两年中,始终在与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如何攻克远程数据传输的链路损耗问题。通常100G的带宽,大概可以实现60G左右的流量传输。但在远程数据转输时,受到多条路由、时延、抖动的影响,60G流量的有效传输率只有30%。这也是为什么以前数据中心都尽力在东部进行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那里的数据产生的最多,为了避免数据传输损耗,算力只能被迫向数据中心靠近。
如今通过网络传输优化技术,可以通过确定性网络使得100G带宽的传输效率提升2-3倍,达到90G的有效传输。如此一来,距离将不会再成为建立数据中心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自然可以去环境更适宜、绿色能源更加丰富的西部地区去建立数据中心,从而令东数西算的目标得以实现。
确定性网络的实现原理
远距离传输损耗的难题,确定性网络又是如何加以克服的,对于这个问题朱仕银为我们更加深入的进行了讲解。
要想实现确定性网络的高性能数据传输,首先是要让数据不用“等”。数据在光纤中进行传输,速度基本上就是光速,传输距离实际上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在远距离传输时会经过多个路由转发设备,在每次经过的时候,都要进行相应的网络协商,传输速率也就这样被降下来了。于是确定性网络的首要目标,就是让远距离传输的数据不用“等”。通过统一的管理控制机制,为数据事先建立好一条顺畅的通道,在经过每个路由设备时,都可以直接进行通过。
其次是利用新协议,现在主流传输协议是TCP,但TCP协议的拥塞控制并不理想,导致传输带宽利用率并不理想,从而会导致传输效率降低。在本次大会上,新华三集团就向外发布了利用RDMA方式替代TCP协议的确定性网络传输方案。RDMA协议要求零丢包、低延迟,以往只能在局域的数据中心内采用,如今有了不用“等”的确定性网络,也就可以让RDMA从局域网扩展到了广域网进行使用。网络带宽利用率,也提升到了现在的80-90%。
在会场外,新华三还搭建起了确定性网络的测试展示平台,利用思博伦测试仪表向发出确定性网络和背景数据传输流量,并通过以上图中所示的两个加载多跳路由的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为了模拟远距离数据传输,还通过链路损耗测试仪表,为其添加上了相当于1000公里的延迟。
在实时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最小和平均延时只达到一百多微秒,双向传输速率也分别达到89和87Gbps。
通过新华三集团各位技术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现场的实际测试展示,我们切实体验到了确定性网络在远距离数据传输时的神奇之处,也更加有理由相信,通过确定性网络对算力的承载,东数西算的宏伟目标必然会更加顺利的得到实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OWN 全球论坛在成立五周年之际公布了 2025 年活动计划,重点更新参考架构和技术以推动光通信发展,同时开发早期应用案例,展示 IOWN 技术在关键行业的价值和可行性。该论坛由 NTT 领导,旨在通过光子技术打造未来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满足高度互联商业世界的需求。
Microsoft 近期发出警告,对于严重过期的 Exchange Server 版本,其 Exchange 应急缓解服务 (EEMS) 可能会停止工作。该服务自 2021 年推出以来,一直在为 Exchange Server 的安全防护发挥重要作用。Microsoft 强调,只有保持系统更新才能确保 EEMS 正常运行,并继续获取新的安全缓解措施。
Linux 内核 6.14 将支持微软新推出的 Copilot 键,这一变化为 Linux 用户提供了更多键盘定制选择。虽然该键原本设计用于调用 Windows 的 AI 助手,但在 Linux 系统中,用户可以自由定义其功能,为操作系统带来新的交互可能性。
Corporate One 联邦信用社开发了一个数据编排中心,连接不同的核心系统和支付渠道,为会员信用社提供实时支付等创新服务。这一解决方案不仅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尽管初期面临挑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该项目最终取得成功,目前已有超过60家会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