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2021年Q4中国应用交付市场跟踪报告》,深信服应用交付AD以27%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IDC《2021年Q4中国应用交付市场跟踪报告》
总结2021年,深信服AD交出一份不俗的市场成绩单:
Q2、Q3、Q4连续三个季度市占率据国内市场第一。
全年市场占有率 22.54%,再次蝉联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且与位列第一的国际厂商差距仅0.1%。
在这背后,深信服AD经历过“从无到强”的奋力前进,
也经历过从“国产品牌市场第一”到“市场第一”的里程碑式跨越。
你看到了深信服AD每个季度、每一年的市场成绩,
但也许还未看到这些数据身后,
是深信服AD对技术的持续探索与创新,
是深信服AD对行业用户需求的切身关注,
是深信服AD对业务稳定性怀抱的敬畏之心。
一、
您看到AD全年市占率与第一仅差0.1%,
也许还未看到为缩小差距背后对产品的打磨。
(1)打磨新版本,建构全局负载下的竞争力
2021年11月,AD推出7.0.21版本。
研发团队用2年时间,走访100多个客户,经历37次专案研讨会,新版本通过重构DNS架构,满足用户在多活/多云场景、微服务场景、本土化场景等多场景下对于性能、操作简易性、安全等多维度的需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本60G配置DNS性能高达 230W,比市面上同等配置的设备性能高出近5倍!
(2)推出新场景,解决SSL流量不可视和安全设备编排痛点,保障业务连续性
高访问流量或并发造成安全设备故障、流量堵塞,从而导致业务中断;
HTTPS的业务流量不可视,无法做到安全防护,卸载又大量消耗安全设备的性能。
这是不少用户在实际业务中遇到的困境。
立足于上述痛点需求,
AD推出SSLo流量编排解决方案——
重塑传统“糖葫芦串”安全架构,打破困境,
打造“6可”价值:
安全SSL流量可视、安全设备性能可扩
整体网络延迟可降、流量智能编排可控
安全设备间可异构、投资回报率可提升
就这样,AD在为用户解决实际难题,
也在变化与趋势下突破自己。
二、
您看到AD用户突破10000多家,
遍布金融、大企业、政府、医疗、教育、能源等千行百业,
也许还未看到它早已深入用户的核心业务区,并稳若泰山。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稳定运行超过510天?
某西南地区农商行稳定运行超过1846天 ?
某股份制银行稳定运行超过1063天 ?
某华南地区农商行稳定运行超过735天 ?
三、
您看到了一个国产第一品牌过往12年的努力
也许还未看到它没有放弃继续探索、主动进化
随着容器云的出现、用户业务的微服务化转型不断深入,用户对负载均衡提出了新的要求,深信服推出云原生应用交付(CNAD),助力用户解决云原生时代下的负载均衡难题。
纯软件形式的应用交付产品,适配云、容器、物理服务器以及国产操作系统等多种环境;
具备高性能、高可靠、弹性伸缩、集中监控、统一管理能力;
可解决国产化、容器化等新型 IT 环境下各类业务发布问题;
同时具备规模化管理能力,能实现业务统一发布,拥有可视的统一接入平台,具备声明式 API(支持 DevOps)功能,在负载均衡领域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和技术领先型。
AD从不固步自封,始终求变、求新。
正如AD一如既往的信条:
在各类环境下构建稳定、高效、安全的应用交付平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为Word和Excel推出基于OpenAI的AI代理模式,通过简单提示即可自动生成文档和分析数据。Word用户可享受"氛围写作"功能,利用现有文档组装报告和提案。Excel代理能分析电子表格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尽管在SpreadsheetBench基准测试中准确率仅为57.2%,低于人类平均水平71.3%,但微软强调其针对实际工作场景优化。此外,微软还发布了基于Anthropic的Office代理,显示其正逐步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苹果与清华合作提出EpiCache技术,解决AI长期对话中的记忆管理难题。该方法将对话自动分割成话题片段,为每个话题建立专门记忆库,实现智能匹配和高效检索。实验显示,EpiCache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高40%,内存使用减少4-6倍,响应速度提升2.4倍,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AI对话系统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OpenAI为美国ChatGPT用户推出"即时结账"功能,用户可在对话中直接购买Etsy和Shopify商品,无需跳转至外部网站。该功能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计划接入超过100万家Shopify商户。OpenAI还将开源其代理商务协议技术,与谷歌的代理支付协议形成竞争。这标志着电商购物模式的重大转变,AI聊天机器人可能重塑在线零售发现和支付生态系统。
清华大学与英伟达合作提出DiffusionNFT,一种革命性的AI图像生成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正负样本进行学习,避免了复杂的概率计算,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提升25倍。研究团队在多项测试中验证了其优越性,不仅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和文字渲染能力,还实现了无需分类器引导的高效训练,为AI图像生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