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021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峰会”技术分论如期举行,论坛议程聚焦IPv6+技术创新应用。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路由器产品线首席架构师程臻受邀出席,并发表《迎接IPv6新时代,SRv6技术快速演进》主题演讲,分享新华三对IPv6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以及在IPv6应用方面的探索实践。
软硬结合 加速IPv6产业发展
随着5G和云时代业务承载需求的日益扩张,用户对网络要求愈发严格, IPv6+的相关技术是实现智能联接的重要途径。随着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各种场景适应性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其中,网络切片、G-SRv6、BIERv6、高精度随流检测成为当前四大热点研究方向。
新华三集团深耕数据通信领域十余年,始终致力于推动IP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联接。软件领域,新华三路由器依托Comware网络操作系统,快速导入IP新技术,同时在IETF、BB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积极推动新IP技术标准化,并在G-SRv6、网络切片、BIERv6、随流检测等多个层面提供思路及提交草案。硬件领域,新华三依托自研智擎NP芯片,实现IP新技术的快速商用。智擎系列NP采用完全可编程的灵活架构,内置高性能QoS流量管理模块,支持高精度时钟时间同步,可以很好的匹配IPv6+的一系列新技术要求。
结合软件和硬件的双重发力,新华三集团已实现IPv6+的全面布局,从接入到骨干、从SR网关到BRAS网关全系列路由器都能支持全业务IPv6+的特性,同时秉持开放、共赢的发展方针,积极与业界优秀的供应商合作,打造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兼容开放的新技术发展生态链。
探路IPv6+ 推进新技术实践落地
未来网络作为国务院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的项目,是为我国科研机构服务的大规模通用实验网络。目前,新华三集团独家承建了未来网络骨干网项目,以近百台CR核心路由器和全网计划开通的SRv6等业界领先功能和服务,实现了智能策略调度和端到端可信,进一步推进未来网络领域创新发展。现在未来网络骨干网已实现与国际知名的OneLab、GNEI测试床互联互通,相信在IPv6+技术的支撑下,未来网络骨干网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科研创新。
运营商受云服务战略转型驱动,也在积极探索IPv6+新技术的实践落地。对此,新华三集团融合Flex-E、SRv6、NFV、EVPN、SDN等网络技术,助力运营商打造新型城域网,不仅可通过SRv6实现一跳入云,快速开通云专线,还能通过SRv6/EVPN简化现网部署协议,实现数据中心与广域网协议统一,减少运维工作量。此外,新型城域网可基于一张网络同时承载固、移业务,简化网络架构,节省投资。新型城域网的规模落地,标志着以SRv6为代表的IPv6+技术的成熟,也代表着中国运营商已走在世界IPv6发展大潮的前列。
未来,在“云智原生”战略和“数字大脑2021”实践指引下,新华三集团将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联合产业界持续推动IPv6的应用创新和规模化部署,充分释放下一代互联网潜力,为智能化网络发展添砖加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