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协同的最佳整合方式,并已形成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新趋势。而在科研领域,国家越来越强调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以便将理论研究向实际成果进行转化与落地。同样,在教育行业也提出要探索新的科教协同等发展模式。
去年,合肥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新华三集团共同打造的“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该实验室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新华三集团,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人才技术资源打造的产学研实验室。
“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实际上,新华三集团与合肥市、中科大之间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2017年,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基地就率先落户合肥,随后在与中科大的进一步合作中,新华三未来网络研发中心落地合肥。在2018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新华三合肥研究院作为签约项目也落户在合肥高新区。如今,“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继此前一系列的合作再一次将双方的人力、脑力、物力,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共同推动网络智能化的能力提升。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 刘新民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刘新民表示,“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不仅要承担网络前沿研究的工作,今后还可能在包括安全甚至芯片在内的诸多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目前实验室从揭牌至今的整个研发工作运转十分顺利。”
创新模式下的角色与定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吴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枫表示,“新华三集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作是在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的合作与探索,通过企业、产业和学校之间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合作,最终成立了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
第一,该实验室的合作方为新华三集团和中科大,而合作主体依托两个相关的研究单位,一个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关注成果转化和成果孵化。另一个是合肥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第二,该实验室采用了新的模式,以往的联合实验室一般都是由企业出资,学校人员去做相关研究,任务基本是从企业下发的,所以并不能算真正的协同创新。而今天的联合实验室研发项目虽然源于企业,但这是以新华三集团的前沿研发探索为主,并结合真正的市场需求,立足产业发展来具体实施的。所以在该联合实验室中明确定义了要面向产业所需的创新型技术为研究对象。
对于实验室的角色定位而言,刘新民表示,“作为实验室的需求方,我们把这种角色叫做共同的组建者,与传统的合作区别在于双方都要用心去投入建设,不是企业投点资金进去出几篇科研文章就行了,而是要输出面向产业的商品或产品。所以这个联合实验室对新华三来说是一个新业务孵化的园地,以前我们有一些对未来产品的想法,都是在内部进行孵化,但现在可以放到这样的联合实验室中,从产学研的角度一起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共同校正研究方向。”
新模式为实验室注入创新基因与成果转化能力
对于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的实际功能与职责而言,不仅要对未来的前沿网络技术和难题进行研究,还肩负着网络人才培养的责任。吴枫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把实验室打造成为一个共同探索市场和产业所需要技术的联合体,同时还要能够做到人才的培养,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以便借助联合实验室的这种合作模式培养出更多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对于校企合作具体能够产生哪些价值,刘新民表示,“新的合作模式是要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创建共同的研发课题,这样研发出来的产品具有技术的先进性,既具备企业所需的技术差异化,又解决了产业中的实际难题,这样才是一种更加健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新华三集团希望把产业和企业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与校方进行分享和研究。”
同时,刘新民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像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可以让实验室建立起自己的核心能力,并在双方的能力集成下长远发展。而不仅仅局限在以企业向学校投入研发资金的层面上,这种长期的合作甚至能够起到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效应。”
H3C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
目前。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采用了一种新的模式、新的技术,包括机制、体制和工作模式方面都与传统实验室有一定区别,大致可以认为是达到了企业化管理,计划性的可见成果作为导向。这些改变看似会给作为校方的师生带来一些“麻烦”。但吴枫表示,“其实并不存在矛盾,从实际情况来看,老师更希望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尽快应用到产品中,并在市场中得到应用和检验,这样更加有利于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而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刚好提供了这种研究环境,能够将书面上的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产品和应用。”
此外,刘新民表示,“我们希望将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打造成网络领域中的标杆,特别是这种大家共同参与合作研发的创新机制,能够真正让科学技术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服务,让科研成果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本身也具有很重要的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地位,这样也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奠定了更加权威的基础保障。总之,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这将成为未来国内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发展典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