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换转型的深入,产业互联网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IT运维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中国IT运维服务市场规模2014年达到了1121.2亿元的市场规模,而2019年,已经达到2324.3亿元。
在不断加速的高增速态势下, IT运维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过去运维体系一直围绕在应用可用本身,保障其可用性、安全性以及业务的持续性。而随着用户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演进,消费主体也发生了变化,以“Z世代”为代表的数字原生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用户对服务的可用性和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可用”这一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IT运维的全部需求,新的市场诉求不断推动着企业整体IT运维体系的进步,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产品用户体验。
对此,国内APM第一股博睿数据为了能更好地让数据价值落地,把数据打通、流动,以全局视角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带来了全新的解题思路:“服务可达的数据链DNA”。
2021年5月26日,由博睿数据举办的“服务可达,达者为先—博睿数据2021年战略升级发布会”,将在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饭店举行,届时将发布全新的数据链DNA产品,向百行百业展示数据链DNA模型这一创新理念,并解读如何帮助企业重新构建“服务可达”的全新智能运维体系,从而加速数字化转型。
“服务可达”强调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运维体系,将服务作为第一理念,意味着企业和用户“决策”视角的颠覆转变,“服务可达,达者为先”是本次发布巡展的主题,更是当下博睿数据“让IT运营更智能”理念的最优诠释。博睿数据COO吴静涛指出,所谓DNA,就是DEM(数字体验监控)+NPM(网络性能管理)+APM(应用性能管理),通过这三大技术来实现从代码到用户之间全过程的应用、体验管理与优化。
虽然是结合,但想要真正做到绝非易事。三种技术所应用的业务层面和技术逻辑都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目前只有博睿数据一家能创造这一整体性产品。可以预想,“服务可达的数据链DNA”若完备,其势必将为行业带来更强劲的生命力。“数据链DNA”能否能扛起智能运维行业从“应用可用”到“服务可达”演进的重任?博睿数据的全新理念下,各系列产品具体是如何实现技术结合,打通从代码到用户的全过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