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出了一个令人失望的大牙湾。……这里没有什么鲜花,没有什么喷泉、林荫道,没有他们所勾想的一切美妙景象。有的只是黑色的煤,灰色的建筑;听到的只是各种机械发出的粗野而斯亚的声音。房屋染着烟灰,树叶蒙着煤尘,连沟道里的小河水也是黑的……”这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初到大牙湾煤矿的印象。
书中大牙湾煤矿的原型就是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隶属于陕煤集团,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今天的煤矿依旧还是书中描写的样子,但事实可能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如今的陕煤集团,智能化无人开采、智能装车系统、瓦斯零排放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把矿工从艰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升了煤炭资源利用率;而在各个矿区,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绿草如茵,现代化的煤矿设施与青山蓝天相互映衬。
在江西城门山铜矿,无线专网承载卡车调度系统的应用,让卡车的整体工作效率实现了大幅提升;“语音、视频、数据”三网合一,让命令可以迅速下发到矿区中群组内成员;通过手持终端设备的远程视频通话功能,一线员工在现场不仅能听得见,还能看得清,矿区调度中心也可以做到一切尽在掌握。
在河南鑫磊集团,智能配煤的应用,帮助集团的炼焦业务实现了“降本提质”的双重效果。传统方式原料煤质量检测需要1天以上,智能配煤方案可以对焦炭质量进行实时预测,炼焦过程中发现质量不达标,可以马上调整原料煤配比,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又进一步保证了焦炭的产出质量。
在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打通了矿业内部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系统、自动化控制等众多信息孤岛,还将各类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转换、分析,并进行统一存储,为三山岛金矿可视化运营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这些矿山企业的现状,才是这个行业最真实的样子。
2008年以前,中国矿业企业主要活跃于国内,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侧发生了变化,矿业企业也未能幸免。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成为我国矿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煤炭行业为例,目前该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难题”:1.安全难: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低,违法安全事故频发;2.信息化难:长期“重设备,轻信息化”的思维,让煤炭行业缺乏对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利用,难以提高煤矿的管理效率和水平;3.管理难:如何对大量的设备、物资和人员进行高效的管理,是矿山管理者们面临的难题;4.人才难:煤炭行业技术人才招收难,员工队伍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人才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态势。
为此,国家和重点省份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为煤炭行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政策支持,为智能矿山的建设内容指明方向。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更是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
这一指导意见也对煤矿智能化进行了深入的诠释:煤矿智能化是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可以说,不管是在安全生产、运营上,还是在生产方式变革上,抑或是绿色矿山建设上,数字技术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更懂矿业的华为
日前,陕煤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了首套智能快速掘进机器人系统,这台“智能”的机器人系统,不仅可以降低操作人员数量,还能有效提高支护质量,提升掘进水平。
这只是陕煤集团近年来推进“四化”建设众多举措中的一个,2018年以来,陕西煤业通过积极布局煤矿“四化”建设,已经在该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各项数据指标大幅度领先于全国水平。
其中,在机械化方面,截至2019年,陕西煤业平均回采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0%;在自动化方面,截至2019年,陕西煤业97%的矿井生产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或自动巡检;在信息化方面,陕西煤业搭建起了煤炭产供销“三网”和财务实时管理平台,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在智能化方面,2019年底,陕西煤业有19个工作面实现了智能化。
作为国家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的大型煤矿项目,隶属于陕煤集团的陕西小保当矿业从规划之初就定下了建设现代化煤矿的目标。
依托华为云ROMA集成平台,小保当不仅实现了各类基础平台和各个应用数据的统一集成,还实现了人、流程、信息三个层面的全面整合,使得应用部署效率大幅提升,管理决策更加精细化、科学化。不仅如此,在ROMA的助力下,小保当还通过打造状态全可视的智能运营中心,完成矿区事件动态智能决策与实时响应。
随着智能升级诉求的提升,专注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携手生态伙伴为客户打造的智能矿山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正在成为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7月10日,主题为“在黎明,看见未来”的华为智能矿山联合解决方案发布会将在线上重磅发布!
在此次发布会上,不仅有著名经济学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分析,也有来自行业专家对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以及煤炭行业如何借助智能矿山解决方案应对挑战,建设智能、安全、绿色的新型矿山。
相约智能矿山发布,
见证煤炭行业未来。
7月10日,线上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 Spyre加速器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正式推出,为z17大型机、LinuxONE 5和Power11系统等企业级硬件的AI能力提供显著提升。该加速器基于定制芯片的PCIe卡,配备32个独立加速器核心,专为处理AI工作负载需求而设计。系统最多可配置48张Spyre卡,支持多模型AI处理,包括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主要应用于金融交易欺诈检测等关键业务场景。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对开源AI生态系统进行端到端许可证合规审计,发现35.5%的AI模型在集成到应用时存在许可证违规。他们开发的LicenseRec系统能自动检测冲突并修复86.4%的违规问题,揭示了AI供应链中系统性的"许可证漂移"现象及其法律风险。
意大利初创公司Ganiga开发了AI驱动的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Hoooly,能自动识别并分类垃圾和可回收物。该公司产品包括机器人垃圾桶、智能盖子和废物追踪软件,旨在解决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的问题。2024年公司收入50万美元,已向谷歌和多个机场销售超120台设备,计划融资300万美元并拓展美国市场。
这项由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合作的研究首次将扩散大语言模型引入语音识别领域,开发出Whisper-LLaDA系统。该系统具备双向理解能力,能够同时考虑语音的前后文信息,在LibriSpeech数据集上实现了12.3%的错误率相对改进,同时在大多数配置下提供了更快的推理速度,为语音识别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