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与安全频道 05月20日 北京报道:今天,全球领先的多云应用服务厂商F5公司以线上峰会的形式开启了F5 2020 “代码到用户” 暨F5中国20周年纪念庆典,深入解读了F5“代码到用户” 的战略。F5全球首席执行官范仲林先生、F5全球首席科学家及首席技术官林耕先生、 NGINX创始人Igor Sysoev先生、以及F5中国区总经理张毅强先生等重磅嘉宾悉数登场,更有来自腾讯云、微软、AWS等客户与合作伙伴代表受邀参与,以及超过8000名与会者在线观看了全程直播。
结合F5在华20周年纪念庆典以及大规模线上活动,本次峰会设置了技术趋势与解读、NGINX开源社区发布和创新生态圈等三大主题,并推出了NGINX、应用安全、分布式架构、金融科技、合作伙伴生态的五大热点板块,包括超过40场在线演讲、课程和视频等精彩内容。
在华20年结硕果,F5中国强势增长
2020年正值F5深耕中国20周年的里程碑。F5中国区总经理张毅强复盘了F5在华20年来的发展历程。截至2019年,F5在中国市场部署了超过50,000套应用交付相关解决方案,用户与合作伙伴的规模持续扩大。
更重要的是,F5有幸成为中国数字化转型浪潮的亲历者与参与者,携手生态伙伴一起不断开拓创新。F5于1996年作为一家硬件公司成立,并在2005年发明了应用交付控制器。2009年,F5在中国开辟了应用交付市场,让客户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安全地交付应用。2013年,F5打造的双活数据中心标准成为业界公认的标杆,软件定义的应用交付也被客户所广泛接受。
对于F5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张毅强表示,F5将在5G、AI等技术领域持续发力,秉承开源精神携手合作伙伴一同推进客户数字化转型的纵深。他强调,未来F5将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投入力度,扩大生产本地化产品,建设中国NGINX社区,打造云、软件、安全的三大引擎,并进一步提升对本地客户的服务能力与满意度。
“代码到用户” 的战略升级,协助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峰会期间,F5深入解读了“代码到用户”(Code to Customer)的战略。F5全球首席科学家与首席技术官林耕表示,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企业的业务重心正转移到数字化能力的建设上来,而应用服务的价值在于将企业已有的数字能力转化为用户体验。
林耕指出, “代码到客户”的理念从客户的代码开始,贯穿全链路实现应用交付的分布式架构、全过程的应用安全、以及可视化与可管理模型。F5提供了从开发到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强大支持,帮助客户向他们的客户和社区交付不同的、高性能的和安全的数字体验。F5的目标是覆盖所有应用程序,包括从编写代码到向客户交付应用程序的所有服务,真正实现其“代码到用户”的承诺。
同时,林耕也表示,“微服务架构实际上给应用交付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微服务通常不会单独使用,大多会与多种服务架构共同来完成对业务的运作。因此,在实际管理中要将不同服务架构无缝地嵌到一起,这对于F5来说,将应用服务整合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而从历史上的角度来看,F5提出的三层应用架构一直是被业界广泛推崇的。F5就是要帮助用户从代码到应用之间,无缝的去实现扩展,最终把代码转化成用户体验。”
另外,林耕认为F5在搭建应用洞察与自动化平台方面具备非常有利的优势:
1、在多云的环境中,或者任意的平台架构下F5都能够实现对应用的交付,无论用户采用何种平台与方式。
2、目前F5已经在全球支持了4亿多用户的应用业务系统,BIGIP采用量接近商业化产品的40%。
3、F5本身是一家植根于应用交付与服务的企业,对数据的采集与遥测可谓是得天独厚。
4、F5通过收购人工智能分析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应用分析能力。并通过shape,F5正在开发一个全面的应用分析平台,此产品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提升营收水平。
林耕总结到,“F5能够提供全面性的产品,包括服务器、防火墙、CDN、ADN、负载均衡等众多产品。并且从代码到应用的过程中,已经深入到了业务流程中,今后将继续为扩展并保护用户的关键业务而努力,会加大应用分析平台的建设力度,通过平台帮助用户提升洞察包括业务流程、用户体验等相关的商业价值。”
“代码到用户” 的应用服务架构落地中国
F5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吴静涛诠释了 “代码到用户” 落地中国的思路。他认为目前火爆的 “新基建” 投资加速了云+端的部署步伐,也给企业带来了诸如云端应用的延迟、多云环境下安全策略不统一、业务活动不可视、运维难度增加等挑战。
F5“代码到用户” 的应用服务架构可帮助客户化解这些挑战。吴静涛列举了多云多活环境中的整合应用交付、全过程应用安全、以及代码到用户的实时应用可视化与自动化实践等现实案例,展示了F5帮助企业利用数据和分析优化应用服务,并且洞察业务从而产生价值的过程。
吴静涛认为,应用需要更加灵捷,但应用交付本身面临很多挑战,业务应用架构的复杂性正在增加系统的延时程度。这就是为什么今天F5要提出,自动化、自愈型的应用服务保障、从代码到用户之间分布式的应用交付架构、从代码到用户之间全过程的安全,以及实现零信任的整体应用服务体系。
对应用安全,一直是F5的传统优势,吴静涛对此表示,“在真正攻防的过程中,天网(运营商的清洗服务)+地网(WAF)的防护方式是比较有效的。另外,对于实时风控而言,传统安全的延时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F5很早就已经跨越了网络,深入到应用中去实现对应用的安全防护,并且都是基于OpenStack开源的服务框架。”
吴静涛最后总结到,“在F5扎根中国20周年之际,F5希望为用户提供安全、快速、高可用,及包括多云方案在内的所有应用相关服务。并且从代码到用户去实现全过程的应用交付手段。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重装上阵,聚焦5G时代,整合AI技术,秉承开源精神,最终推进用户的数字转型。”
本次线上峰会另一个火爆的关注点还有NGINX中文社区的正式发布。截至目前,NGINX开源软件已为全球超过4亿个Web网站提供支持。NGINX创始人Igor Sysoev和NGINX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及总经理Gus Robertson来到直播间,共话NGINX的历程与NGINX开源社区的未来发展,以及开发实战经验。
展望未来,F5再启新征程
对F5而言,这场盛大的线上峰会以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呈现了当今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创新高点,既是对20年发展历程的集中呈现,也是未来新征程的起点。
F5中国区总经理张毅强最后总结,中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向世界展示了未来技术创新的希望, F5将扎根中国市场,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实现从代码到用户的步步为营。特别是在危机与不确定性陡增的大环境中,中国市场对F5的成功乃至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至关重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今日宣布计划为ChatGPT配备新的安全功能,当用户遭遇心理或情感困扰时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首项更新将专注于GPT-5的路由组件,能检测用户急性困扰并调用推理优化的大语言模型。公司还将推出家长控制功能,允许家长与青少年账户关联,设置年龄适宜的行为规则并禁用特定功能。系统检测到青少年处于急性困扰时会发送通知。OpenAI将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及全球医师网络合作完善这些功能。
北航团队推出VoxHammer技术,实现3D模型的精确局部编辑,如同3D版Photoshop。该方法直接在3D空间操作,通过逆向追踪和特征替换确保编辑精度,在保持未修改区域完全一致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局部修改。研究还创建了Edit3D-Bench评估数据集,为3D编辑领域建立新标准,展现出在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CTERA云文件服务公司发布的2025年数据与云战略调查报告显示,83%在过去两年遭受勒索软件感染的企业成功恢复,仅17%遭受永久数据丢失。调查涵盖美国、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300名高级IT和安全负责人,所有受访企业均在过去两年内遭遇勒索软件攻击。报告显示80%的领导者将安全视为2025年首要关注点,仅10%企业支付赎金。此外,98%受访者正在部署大语言模型和AI工具。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PIXIE系统,这是首个能够仅通过视觉就快速准确预测三维物体完整物理属性的AI系统。该技术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物理参数预测缩短至2秒,准确率提升高达4.39倍,并能零样本泛化到真实场景。研究团队还构建了包含1624个标注物体的PIXIEVERSE数据集,为相关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游戏开发、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