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华为在上海召开华为云 5G Cloud VR服务发布会,暨5G Cloud VR开发者沙龙。此项服务涵盖Cloud VR开发套件、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和Cloud VR开发者社区,解决Cloud VR基础设施及广域网适配问题。
华为与合作伙伴、开发者现场合影留念
要实现重度计算机渲染(CG)场景下的VR业务普适,首先就是要解决可获得性问题。在5G Cloud VR场景中,虚拟图像的生成从本地迁移到云端,使得终端变得更加简单,使用成本更低,这将促进VR走向千行万业。
此次发布的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包括3个模块:
一)Cloud VR开发套件,用于线下开发,开发者可先基于本地局域网络进行内容开发。
二)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与运营商网络进行云端适配,并最终实现商用。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既可以直接为行业用户提供商用服务,也可以被开发者二次开发和集成。
三)Cloud VR开发者社区,用于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
随着移动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验需求不断提高,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特性以及可保障的网络等都是实现云+新兴业务的基础。通过智终端、宽管道、云应用的5G典型业务模式,Cloud VR将成为5G元年最重要的eMBB业务之一。
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周跃峰发表演讲
“5G和云是Cloud VR普及的双引擎,华为云增加了Cloud VR连接服务后,配合华为云遍布各地的计算资源,成为Cloud VR业务培养的沃土。任何传统的VR开发者、运营者、以及新进入者,都可以基于这个黑土地,轻松拓展自身业务。”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周跃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在5G来临前夜,该服务可以培育出众多的Cloud VR应用,并因为上云的低成本及使用的低门槛,让VR无处不在。本次发布的华为云5G Cloud VR连接服务将是业界第一个5G eMBB百兆级价值业务。”
华为X Labs下属MBB实验室主任赵其勇在与开发者现场交流中提到:“我们基于业界先进的开源组件和API,研发了Cloud VR连接协议和软件,且针对华为云平台进行了核心代码重构和优化,并支持面向5G的广域IP传输网络及多类型VR头盔。我们把该协议和软件转化为华为云的一种服务,提供给广大开发者使用。通过5G和云,充分发挥云的算力和头盔的便携性,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和边界突破。”
此外,华为AR/VR产品线副总裁赵学知、华为云文娱解决方案专家周钮冬也出席了活动,表示基于5G和云构筑的Cloud VR模式将有效推动产业迅速发展,更好地协同端管云。两位分别就终端、云业务支持上解答了VR开发者的许多问题,为产业生态构建指引方向扫清阴霾。
华为提供了一项Cloud VR开发者扶持计划,符合条件的开发者可获得华为云资源充值券,重点扶持教育、旅游、建筑、会展、娱乐等行业的VR应用上云,支持产业生态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建立了首个专门针对Web智能体攻击检测的综合评估标准WAInjectBench。研究发现,现有攻击手段极其多样化,从图片像素篡改到隐藏弹窗无所不包。虽然检测方法对明显恶意指令有中等效果,但对隐蔽攻击几乎无能为力。研究构建了包含近千个恶意样本的测试数据库,评估了十二种检测方法,揭示了文本和图像检测的互补性。这项研究为Web智能体安全防护指明了方向,提醒我们在享受AI便利时必须保持安全意识。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AI智能体多回合强化学习训练方法,通过环境、策略、奖励三大支柱的协同设计,提出了完整的训练方案。研究在文本游戏、虚拟家庭和软件工程等多个场景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发现简单环境训练能迁移到复杂任务,监督学习初始化能显著减少样本需求,密集奖励能改善学习效果。这为训练能处理复杂多步骤任务的AI智能体提供了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