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联合英特尔公司共同发布了一套基于Intel Movidius视频处理单元(VPU)、面向智慧园区的智能视频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并推出一款基于该VPU芯片、前端一体化方案的人脸识别智能终端,全面提升园区管理效率,推动智慧园区的建设,为构建未来智慧城市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12月6日,中国移动与英特尔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的核心优势,在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云化、5G端到端、车联网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发挥各自在行业里的引领作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夯实建设智能互联世界的基石。该解决方案的推出成为了双方战略合作的首个重要成果,充分验证了双方在共同构建智能互联世界上的决心和速度。
人工智能和5G技术正将人类社会带入智能化互联时代。办公园区、校园、社区、公寓等生活场景也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和5G技术解决管理难题。在传统园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孤岛、智能化程度低、响应延迟、安全性低、事故难预警等典型问题。凭借中国移动庞大的网络基础建设和政企用户规模,以及英特尔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所积累的技术实力,双方针对智慧园区信息联动的核心需求,以人脸识别智能终端为基础,通过高性能视觉加速器、视频智能识别算法,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智能视频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由中国移动研究院业务所与英特尔联合研发的这款人脸识别及视频边缘计算终端设备,采用了Intel Movidius Myriad 2 VPU芯片及Intel Atom X5处理器,支持前端万人库离线高准确率识别,且识别时间小于1秒。通过采用Intel RealSense技术,该设备带有一个D415深度摄像头,使系统拥有3D视觉;同时带有一个3D立体VPU,设有防动态视频假体攻击的安全保障,假脸零通过率,并且能自适应各种环境,可自动切换休眠/唤醒模式,从而降低功耗。
面对智慧园区多路视频流并发处理、信息联动的应用需求,该设备提供基于Intel Movidius Myriad X VPU深度学习芯片的高性能视觉加速器,可根据园区需求灵活定制视频识别算法,将视频智能处理下沉到边缘设备,让智慧园区所有建筑、设备、系统实现联动,重点事件快速响应,从而降低园区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此次合作,双方共同致力于打造灵活高效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进而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园区、智慧办公、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推广与实践,这是继双方在5G和网络虚拟化领域之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推进战略协议的实施,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与资源上的互补优势,加大对云、网、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共同铺设通向智能互联世界的新道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2025年KubeCon/CloudNativeCon北美大会上,云原生开发社区正努力超越AI炒作,理性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机遇。随着开发者和运营人员广泛使用AI工具构建AI驱动的应用功能,平台工程迎来复兴。CNCF推出Kubernetes AI认证合规程序,为AI工作负载在Kubernetes上的部署设定开放标准。会议展示了网络基础设施层优化、AI辅助开发安全性提升以及AI SRE改善可观测性工作流等创新成果。
香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LightReasoner框架,通过让小型"业余"模型与大型"专家"模型对比,识别关键推理步骤并转化为训练信号。该方法在数学推理任务上实现28.1%性能提升,同时将训练时间、样本需求和词元使用量分别减少90%、80%和99%,完全无需人工标注。研究颠覆了传统训练思路,证明通过模型间行为差异可以实现高效的自监督学习,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AI能力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DeepL作为欧洲AI领域的代表企业,正将业务拓展至翻译之外,推出面向企业的AI代理DeepL Agent。CEO库蒂洛夫斯基认为,虽然在日常翻译场景面临更多竞争,但在关键业务级别的企业翻译需求中,DeepL凭借高精度、质量控制和合规性仍具优势。他对欧盟AI法案表示担忧,认为过度监管可能阻碍创新,使欧洲在全球AI竞争中落后。
马里兰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NKEY适配器,一种无需额外训练的AI绘画控制技术。该方法通过"两步走"策略解决了个性化AI绘画中主体保真与背景控制难以兼得的问题:先让AI识别主体区域生成"透明胶片",再在第二次生成中让主体区域听从参考图片、背景区域听从文字描述。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主体特征和响应文字要求两方面均表现出色,为AI绘画的精细化控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