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16日,“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在南京火热开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技术盛会之一,本届GNTC将聚焦更多热门技术领域,吸引更多国际组织、产业权威专家,通过1次测试活动、1场颁奖典礼、2场全体大会、7场专题峰会及数十场Workshop,为现场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网络技术盛宴。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 毕首文
大会上,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毕首文发表了“新华三,开启网络智能化之旅”主题演讲。其中讲到,“AI技术将来肯定会跟网络做紧密的融合,而AI技术跟网络快速结合就能够达到我们希望的预期吗?这个进程可能需要很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毕首文: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我是新华三集团毕首文,今天我带来的议题主要是AI跟人工智能有关系,网络在向前发展里面如果跟智能结合到一起的话,未来我们会看到什么东西。首先我们看一段短视频,其实这是11月7号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由搜狗和新华社联合推出的AI智能主播,就是人工智能主播这样一个技术结晶。
其实他是通过AI和影像技术融合到一起之后使我们现有主持人做了一个人工智能上的分身,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简单把文本提供给(英文)之后,我们能够看得到结合语音和影像的播放是完全参照了一个真人的状态,大家看到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人,包括声音包括表情甚至包括一些肢体上的动作,跟这个真正的主播是相差无几的,人工智能在整个媒体界或者在整个全球的媒体里面是首例这样一个结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这项技术离我们走得非常非常的近,走进我们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包括波士顿的机器人现在已经不再是双腿的酷跑,而是单腿的酷跑。我们再看一下网络将来会不会用到AI呢?我们说肯定的,AI技术将来肯定会跟网络做紧密的融合,AI技术跟网络走到一起的话,是不是如我们想象AI技术跟网络快速结合就能够达到我们希望的预期呢?网络是好东西,AI也是好东西,可能需要进程还是很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网络跟AI走到一起那么网络如何拥抱AI,我们说要从四个佛教去考虑,第一个我们现有网络的架构可能需要做一些变革,因为现有的网络架构还是有一些问题点在里面的话,第二点技术性的东西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人工智能的技术或者是网络的技术,而是多技术融合这样一个状态。第三个不是今天想好了明天就能达成了,一定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第四个不是一家厂商或者一个客户,一定是通过生态的模式形成一个健康的开放的共赢合作模式。
现在我们继续看,分四个层面上,针对架构技术和阶段和生态,给大家做简单一个汇报。我们看第一个就是架构的变革,我们都知道现在整个的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包括网络技术发展是特别快的,上面的业务也承载了越来越多,传统来讲我们可能通过协议优化或者网络自身向前发展来去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就是说当业务越来越多,传统一些网络僵化结构可能很难满足这些业务快速部署的要求,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首先看到几个方面,第一个解耦第二个是云化,第三个反馈。在过去更长时间里面我们一直在做一个时间,把网络僵化这个状态怎么打破掉,他的封闭怎么去打开形成统一开放的情况,我们想到软硬解耦,通过(英文)技术来把这个结构性的东西拆开,这样标准化,能够统一开放起来,这是我们完成第一步。
我们很多工作在当下来做就是怎么把僵化性变得更灵活一点,我们在过去一小段时间包括我们仍然在做云化这样一个工作,其实最重要就是在未来过程中间里面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反馈,这也是我们在现在开始启动甚至在未来长期发展过程里面对网络发展中能够提出的一个更强的一个诉求,就是反馈的概念,什么叫反馈的概念?我们在现阶段或者在过去历史阶段里面其实遭遇的问题是什么?网络以输入输出模式来去执行一些相关的操作,他们提供的东西就是你给他什么东西,他给你什么东西,很难自主性的东西向你反馈一些自己本身的诉求,这个东西就是被动性的东西比较多一点,我们诉求网络一定是自己有分析的能力,同时针对存在一些问题有自愈的能力,就要具备积极向上层的客户或者业务应用能够积极反馈网络实施状态和信息,同时能够针对反馈信息,结合业务东西来进行自治或者自愈。
AI这个技术不是单一化的,我们说现在比较火的是无人驾驶,其实无人驾驶东西单纯就是一台车,把所有传感器装起来就可以了吗?不是,包括汽车制造技术,包括整个道路系统一些信息化技术,也包括了我们说整个甚至卫星一些导航技术在里面,同时也包括了我们引进一些网络技术在里面,整体技术融合在一起的话才能够构成真正应用,无人驾驶真正能够达成我们想象中或者我们认为的能够实现的这样一个最终的目标。其实在整个网络系统里面,在网络这个通信领域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我们说整个应用商重构里面应用了新的技术,去主导运营商的重构。我们CT很多技术跑到了IT盒子上面去了。在未来我们可能会把大数据乃至于说整体的运营的一些需求,包括我们所说的OT,整体需求信息可能都整合到整个传统的ICT这样一个技术来,目标最终结果一定是所有技术是为商业化服务的,单纯谈这个其实没有价值,更多是我们做科研来看,但是如果是说技术最终转化的话一定是结合商业模式和商业的价值产生,这样才能实现本身的价值,技术东西一定是跨界融合的,红利技术肯定是所有技术共享的。
第三个就是阶段性的演进其实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很多事情一定是分阶段考虑的,分阶段达成的,这也是我们自己来认真分析之后,来看到这样一个情况,首先是网络自动化,接下来是自由化,最后我们实现一个网络的自主化,什么叫自动化,我们在过去一直在做包括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自动化,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网络承载业务是什么,内部运行状态是什么,无论是时间、地点、故障,我们都清楚,这样就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运维,包括用户提供一个好的感受在里面,这是过去解决主要问题。现在来讲的话我们可能引入一些现在比较热点的技术,大数据也好,机器学习也好,通过引入这些技术结合网络本身之外,更多的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预测和洞察,来帮助我们的用户或者帮助我们的网络的管理者来实现辅助性智能状态,其实就是说网络系统通过自学习,通过数据分析之后能够进行一些自优的过程,第三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一个真正的一个全智能的状态,对于这个状态里面的话,我们说网络已经进入自动化的状态,自己可以完全自我学习,进行自优化,自准段和自恢复,真正达到完成智能化的闭环,我们在现阶段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
到了第四个层面,其实任何的技术发展肯定不是说孤立性的,一定有学术机构包括标准组织还有我们讲的领导厂商在一起,大家在一起构成非常好开放的共赢的,健康这样一个生态,这个生态形成之后,实际上大家在整个利上是享受共享红利商业回报,新华三来讲也特别期望在整个生态链条里面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在整个国际标准化或者开元组织里面包括学术机构里面都已经成为相关一些会员。
我们看一下从新华三这个角度来讲话面向智能,我们在整个架构改造和架构演进当中也做了一些,我们讲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引入了(英文)实际上在整个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做了一个加强,数据强化起来之后才能够形成整个闭环的过程,第二点就是说我们在整个数据的分析和学习能力上,新打造了先进引擎这样一个平台,跟我们控制器进行一个良好的互动,在整个管控层面上二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调用可以形成优化和管理的闭环。第三个层面就是最上面一层,我们引入了EOE图层,向上跟网络对接,向下跟用户业务应用做对接,三个点位上形成一个完整从上层用户意图的网络智能化的推进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再来看一下,其实我们一些应用层面上已经开始在进行一些逐步的商业化,首先看第一个仿真预测,来源主要在现有网络运维上,很多故障管理和网络运维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比较大。现在我们就结合刚才我所讲的这个架构里面引入三个点之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数据收集,加强网络自己本身联动,另外结合上层的业务我们可以针对整个网络提前预判,预测,说是某个电路或者是某项业务突发,会存在什么样一些问题,我在整个网络建设过程里面可以对业务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一个模拟,有效规避可能在运行过程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第二个整个(英文)生成管理,为什么这么去讲呢?我们传统网络安全防护都是指黑名单,你干了什么事情,或者违规的话进入黑名单,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必须被动,另外解决点状防护,不是一个信任机制来去做,一旦标记之后黑名单里面来,现在我们通过刚才所讲的类似于我们结合很多数据进来,可以通过网络自己本身一个优化包括安全动态感知这样一些行为,我们可以形成一些白名单,其实有它的好处,也有缺点,白名单很难进行把控,结合刚才讲的几点,结合态势感知结合极其学习和自优化,进行一些整体的配置和维护。我们从相对静态的,或者相对点状的,变成一种信任的防护,另外也到动态的安全模式。刚才给大家介绍目前我们可能逐步商业化的技术点。
再看一下,这点结合刚才讲的生态多元的问题,其实我们也不断展开自己的心志,我们在10月份的话搞了一次比较大的生态活动。面向合作伙伴我们其实开发一个基础能力平台,我们设置了一个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创新这样一个整体活动,针对独立个体或者社会开发者,我们针对比较前沿的技术,包括AI也好,区块链也好,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重点的24小时难点攻克,24小时全封闭,做了整个黑客松活动,基础热点方面的话沃勒做了一些热门技术、行业趋势探讨,冠军有两个,一个是针对AI技术,主要在整个安防系统人脸识别的,第二个是针对物联网,基于大数据和AI这项技术在里面,这两个拿的冠军奖,两项技术开发,所有开发都是在封闭现场中,72小时全封闭状态来做的。
我大概汇报这么多内容其实主题刚才所写的,集跬步,致千里,所有基础发展一定是一步一步向前走,踏踏实实去做才有可能取得大的成绩,新华三站在生态厂商这样一个角度,技术向前发展,希望能和各位形成紧密合作伙伴,推动新技术向前发展的步伐,谢谢大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