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智能的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希望在靠近物或者数据源头的边缘侧使用智能边缘服务,让联接更敏捷,业务高实时,减少云和网络的束缚。据IDC研究显示,到2020年将产生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其中50%的数据将会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
日前,华为云智能边缘平台IEF正式开放公测,IEF通过使能端、边侧的计算资源,将华为云AI能力延伸到边缘侧,将边缘节点智能化。随着连接设备的爆炸性增长,以及用户对隐私、机密性、低延迟和带宽限制的需求,企业可以采用云上AI模型训练、边缘模型推理、预测执行的模式,既满足了实时性的要求,同时大幅降低无效数据上云。
IEF服务已率先应用到多个场景如智慧园区、智能制造等。在某智慧园区项目中,通过在边缘侧实现视频智能预分析,运用于深度学习人脸检测与人流分析,云端定义大数据流处理、模型训练等,将海量数据本地消化,避免大量数据回传带来的带宽浪费和时延,降低园区运营成本60%以上。在某梯联网项目,通过IoT设备管理,帮助电梯企业快速完成设备接入云端,配套云端大数据、AI能力,使得电梯具备更强的智能能力。
华为云智能边缘平台IEF,具备灵活易用、功能强大、生态开放等显著优势,满足客户对边缘计算资源的远程管控、数据处理、分析决策、智能化的诉求,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边缘和云协同的一体化服务。
灵活易用:
华为云智能边缘平台IEF边云生态一致,无论在边缘和华为云保持一样的使用体验,基于同一个云平台,应用和服务构建一次,运行无处不在。Cloud Native的边缘计算平台,边云生态统一,支持容器、微服务、Kubernetes生态以及云服务边缘延伸等,支持应用快速开发、部署,降低应用开发部署成本。
模块化设计,对边缘计算资源的适配,最大限度地容纳用户已有资源和设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通过Docker容器技术模块化部署应用。
丰富的边云通信方式 ,提供基于消息(如MQTT)、REST、Streaming的消息通道,满足多种数据上云要求。
支持ARM/x86架构,支持工业网关、工控机等部署,最小可低至256M内存的边缘设备。
功能强大:
•丰富的边侧智能能力,华为全栈AI能力无缝延伸到边缘。比如利用华为在视频领域的积累,提供完善、高效的边缘视频AI能力。
•自研的AI芯片,通过软硬一体的优化结合,提供强大的边缘侧计算能力。
•提供边缘函数管理,基于Serverless架构的边缘快速响应本地事件。基于事件触发函数,提高边缘节点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响应时间,同时简化设备编程模型以及边缘应用构建成本。
•提供智能边缘平台IoT设备管理能力,提供多种协议,支持IoT数据快速接入云端,让企业聚焦面向垂直行业的应用开发,帮助企业应用快速孵化。
生态开放:
华为具备完整的端、边、云一体化服务能力,通过IEF可以无缝利用华为云丰富的服务能力。
支持第三方边缘节点、设备和服务接入。通过第三方设备“兼容性认证”计划,通过标准化设备定义和接入方式,方便对接各类设备。支持第三方边缘应用/服务接入,快速构建面向行业的边缘智能应用。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缩写为ECC)ECC联盟的发起者,在工业领域有丰富的垂直行业ISV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
开源边缘侧软件KubeEdge, 便于开发者对Runtime进行定制和裁剪,降低边缘的使用难度;
目前,智能边缘平台IEF在华为云官网上进行免费公测体验,点击链接可进入官网页面了解: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ief.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推出了名为"Copilot Mode"的新功能,让用户在AI助手的帮助下浏览网页。该AI助手能理解用户的研究内容,预测用户需求并代为执行操作。目前该功能仍为实验性质,默认需用户主动开启且免费提供给Mac和PC用户使用。功能包括搜索、聊天、网页导航辅助等,还能处理预约、购物清单制作等任务,并可作为研究伙伴查看所有打开的标签页进行产品比较或在线研究。
上海AI实验库推出YUME系统,用户只需输入一张图片就能创建可键盘控制的虚拟世界。该系统采用创新的运动量化技术,将复杂的三维控制简化为WASD键操作,并通过智能记忆机制实现无限长度的世界探索。系统具备强大的跨风格适应能力,不仅能处理真实场景,还能重现动漫、游戏等各种艺术风格的虚拟世界,为虚拟现实和交互娱乐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Copilot+ PC在企业市场渗透缓慢,IT决策者对其专有Windows AI功能印象一般。尽管微软推出了配备NPU芯片、支持40+ TOPS算力的高端笔记本,但企业更关注Windows 11设备更新等优先事项。分析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AI PC出货量中,Copilot+ PC仅占9%。其专有功能如Recall、Click to Do等主要面向消费者,对企业价值有限。企业购买此类设备更多是基于硬件升级周期和对未来AI应用的投资,而非当前AI功能需求。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了革命性的AI编程验证方法,让大语言模型能够在最小人工干预下自动生成和验证程序规范。该方法摒弃传统的人工标注训练,采用强化学习让模型在形式化语言空间中自主探索,在Dafny编程验证任务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AI自主学习开辟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