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为云数据库PostgreSQL新功能上线,全版本支持数据库在线迁移、离线迁移,用户可以跨云、跨网、跨线上线下自由迁移数据,无论是对业务和应用迁移上云的用户,还是对有灾备需求的用户而言,都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由于业务发展、系统迭代更新或者软件系统本身的重构抑或其他因素,几乎都需要对数据进行迁移。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云业务的快速发展,在低成本和高性价比的上云诉求下,众多企业开始寻求商用数据库的替代解决方案。
此外,数据安全事件频发,而数据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灾备也日渐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也正是由于数据的重要性,使得迁移随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在传统数据库迁移场景下,企业往往还面临诸如:迁移步骤复杂,操作人员需要专业技术背景,门槛高。人工部署耗时多,往往需要数周甚至上月,周期长。企业需承担DBA专家人力成本,迁移硬件成本,成本高。以及迁移可能面临任务失败、业务中断、数据丢失,风险大等难题。
虽然不少数据库都提供了原生迁移工具,但大多都只能进行全量数据拷贝,为了保证迁移数据一致性,要求业务在数据迁移之前需停止服务。因此,在现今分秒必争的互联网商业环境下,传统的迁移方案对业务及公司的影响极大。
此番华为云数据库PostgreSQL通过自有数据复制服务DRS ,支持数据库在线和离线迁移,提供多种任务状态区分不同阶段的迁移任务,对用户而言不但大大降低迁移任务失败的风险,而且节省大量时间。
以在线迁移为例: 选择该模式后,DRS先通过预检查功能,对可能影响迁移任务成功的因素及条件进行检查,并提供分析报告,用户可以根据失败信息和处理建议的指导,调整环境,以确保迁移成功。
DRS 在线迁移准备
在线迁移任务启动后,用户可以通过DRS的迁移监控功能,查看同步时延、剩余时间等指标,实时掌控迁移情况。此外,DRS还提供对象级、数据级的多维度、多层次对比,确保数据零丢失。
在离线迁移状态下,华为云数据库则提供三种状态可查看:
恢复中:正在进行备份文件到目标数据库的迁移任务。
成功:备份文件到目标数据库的迁移任务执行成功。
失败:备份文件到目标数据库的迁移任务执行失败。
通过离线或在线两种迁移方式,用户都可以安全高效的将数据库迁移到华为云PostgreSQL数据库,实现业务层面改动最少、中断时间为零的数据库平滑迁移。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数据库PostgreSQL具备当前市场上其它云数据库服务所不具有的优势,比如版本齐全,包括9.4/ 9.5/9.6/10.0.3版本。而且模式多样,所有版本均提供单机版和高可用版(双机版),规格从1U2G到60U256G多种选择,支持弹性扩容缩容,可满足不同用户业务需求选择。
当前,华为云PostgreSQL 9.4/ 9.5/9.6/10.0.3所有版本,均支持同版本间的在线迁移和离线迁移两种方式,且支持9.5-9.6的跨版本迁移。
PostgreSQL对 IOT、物流等行业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其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可以提供快速精准的空间分析,及时规划运输路径;Postgis插件提供投影变换功能,方便在途监控;快速处理复杂数据模型及简化空间操作的能力,使得企业更加方便 SQL 拓展和实现数据共享,大幅降低业务开发运维成本。因此对这些行业而言,PostgreSQL是位置应用首选产品。
目前,华为云PostgreSQL已兼容30款多功能插件,不仅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而且直接支持SQL操作JSON及XML,助力企业低成本实现工具化智能管理。华为云PostgreSQL迁移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想要转型上云企业、想要进行灾备企业的得力助手。
了解华为云数据库 PostgreSQL 更多详情,请访问:
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pg.html
免费试用地址:
https://activity.huaweicloud.com/free_test/index.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宣布完成10亿美元E轮融资,由贝莱德领投,淡马锡和Baillie Gifford参投。本轮融资使公司估值达到70亿美元,较2021年D轮融资估值翻倍。资金将用于加速建造拥有超过百万量子比特的大规模可靠量子计算机,目标在2028年前完成。公司还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量子算法和软件。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Adobe公司正式推出首个AI智能体产品系列,旨在变革企业客户体验创建和营销活动优化方式。这些基于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的智能体能够自动化网站优化、内容制作、受众细分等客户体验相关任务。产品包括受众智能体、客户旅程智能体、实验智能体、数据洞察智能体等多个专业工具,并配备AEP智能体编排器进行统一管理。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