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行的英特尔5G网络峰会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 Rivera公布了与包括百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新华三、华为、腾讯、紫光展锐和中兴通讯在内的5G产业链生态系统行业领导厂商的合作进展。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 Rivera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 Rivera 表示:“凭借英特尔的端到端技术以及与中国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携手合作,英特尔将助力加速通向5G之路。这也验证了我们将连接性、计算与云的世界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以推动一个无缝连接、智能强大的5G未来。”
英特尔的端到端技术和解决方案组合是实现5G的关键推动因素。英特尔正在整合电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的生态系统以加速5G商业化。在今天前沿的主题演讲和行业多方座谈上,英特尔和合作伙伴还披露了以下在中国5G网络方面取得的进展。
移动芯片生产厂商紫光展锐分享了其在中国中端Android智能手机采用英特尔5G调制解调器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其应用处理器ROC1的计划。紫光展锐首席技术官仇肖莘与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通信和设备集团事业部总经理Cormac Conroy博士出席了会议,Cormac Conroy博士表示随着5G规模的发展,英特尔将基于当前LTE调制解调器的强大发展势能,瞄准广泛的全球市场。
云服务提供商百度的系统部副总监侯震宇宣布与英特尔成立5G+AI边缘计算联合实验室,以探索融合的边缘和云服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推进5G在物联网、娱乐和汽车领域的应用。
中国联通和北京奥组委公布了与英特尔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季奥运会上联合打造全新5G体验的计划。
英特尔作为计算、数据中心和云技术的推动者,将持续为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及生态系统提供5G技术。中国合作伙伴是5G这一转型的关键。由于5G体验只能在网络就绪后才能实现,因此英特尔对云计算的专注覆盖从数据中心到边缘到设备,使合作伙伴能够利用现有的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基础架构来为客户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新一代的体验和服务。这其中包括基于英特尔技术运行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解决方案。
最近在5G方面公布的其他合作包括:
在近期的阿里巴巴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AliOS将英特尔列为其智能交通计划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旨在协助建设一个智能的道路交通网络。这两家公司以及大唐电信将探索基于英特尔网络边缘虚拟化软件开发套件(NEV SDK)的5G通信和边缘计算的v2x使用模式。
以太网交换机制造商新华三和Comba Telecom Holdings公布了使用基于英特尔FlexRAN的符合5G NR规范的5G解决方案的计划。
华为宣布与英特尔联合完成基于2018年6月份以来最新的3GPP R15协议的SA(Stand Alone)架构的首个数据呼叫,从而完成了3GPP R15协议的全部流程(NSA和SA),标志着双方的IODT合作正式从研发测试走向了商用测试。该测试是IMT 2020 5G第三阶段试验的一部分。两家公司将继续合作推动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的完成。
腾讯WeTest正在部署一个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业界领先的边缘-云游戏平台,以推动游戏行业生态系统进入下一阶段的转型,将侧重于基础设施、游戏研发、分销及设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专家Sungjoo Yoon在TED演讲中提出"偏好原理",认为了解用户喜好信息越多,就能创造更强大的技术。他将市场变化比作"地壳运动",从1969年命令行界面到80年代GUI,再到90年代网络界面,技术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自然语言处理能建立信任,而AI智能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非人类参与者将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中发挥作用。
Meta联合滑铁卢大学开发的MoCha系统实现重大突破,仅需语音和文字描述就能生成电影级会说话的虚拟角色视频。该技术突破传统局限,无需参考图片等辅助条件,还能实现多角色对话场景,在唇音同步、表情自然度等方面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内容创作、教育、娱乐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微软推出了Copilot Vision AI新功能,该技术能够扫描和分析用户屏幕上的所有内容。这项AI视觉技术可以实时理解用户正在查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和应用程序界面,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和个性化建议。此功能的推出标志着AI助手向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集成迈进。
阿联酋和中国研究团队联合开发prima.cpp系统,成功实现70B大模型在普通家庭设备集群上运行。该系统通过创新的管道环形并行技术和Halda调度算法,将响应速度提升15倍至600毫秒,内存压力控制在6%以下,为AI技术民主化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