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4号,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可信云大会,信通院发布业界首个微服务行业标准,华为云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参与微服务标准规范制定。
微服务标准规范是由中国信通院发起,华为、腾讯、阿里、灵雀云、石化盈科、中国电信等众多厂商代表参与。标准文稿由2018年4月起草,作为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团体标准,进行了6次研讨,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对外发布,计划9月份正式发布最终稿。此次发布的微服务标准规范是面向以微服务架构为基础的公有云服务及私有云平台的技术规范,包含微服务平台架构技术参考模型、微服务框架能力要求及微服务平台能力要求等内容。华为云基于自身在微服务上的众多商业实践,在标准编写过程当中贡献了大量的技术建议。
微服务已成应用云化转型架构首选
随着应用上云、云原生深入人心,企业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单体架构由于紧耦合、牵一发动全身的缺点使得研发团队很难敏捷的交付需求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当容器逐渐成为应用的标准运行环境之后,应用架构也必然要更加符合容器的特性,应用架构的微服务化成了不可逆转的演进趋势。华为云ServiceStage是凝结华为微服务团队多年研发经验的云原生应用平台,提供企业级的微服务解决方案,包括高性能微服务框架和一站式服务注册、服务治理、动态配置和分布式事务管理控制台,帮助用户实现微服务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高可用运维;提供Spring Cloud、Service Mesh和ServiceComb商业版(微服务引擎CSE),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应用。
ServiceStage积极推动微服务在行业应用当中的落地
华为云ServiceStage商用至今, 已发布Java和Go语言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微服务解决方案、非侵入式Service Mesh微服务解决方案,其中微服务核心框架ServiceComb已在Apache开源中心孵化。
ServiceStage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推动微服务在企业当中的落地,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截止目前ServiceStage微服务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华为消费者云、5G、企业智能EI、内部流程IT、云核大视频等产品领域,是华为Cloud Native转型的基座。基于ServiceMesh的零侵入微服务解决方案已帮助文思海辉智慧楼宇快速实现应用微服务化;软通智慧基于ServiceStage搭建智慧城市APaaS平台,打破传统烟囱式架构孤岛;ServiceStage已助力多个领域如教育系统、无人机控制云、房企销售系统、AI推理平台等应用实现微服务化。ServiceStage与100多家行业合作伙伴联合提供微服务技术、工具和流程转型的咨询服务,推动更多的国内企业微服务的落地。
华为云ServiceStage将继续参与信通院微服务标准工作,并于9月份正式对外发布微服务标准规范终稿。此外,华为云ServiceStage将参与微服务平台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化微服务在行业中的应用,引导国内企业在进行新应用微服务化开发及传统应用微服务改造,有利于规范市场并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将于10月份在上海召开,届时将首发华为AI战略和全栈全场景的解决方案,并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诸如AI、云、大数据、5G、IoT、视频等在各行业的创新与实践,惠及更多开发者人群,“+智能,见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发表重要研究,开发GIR-Bench测试基准评估统一多模态AI模型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理解与生成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无法有效将推理过程转化为准确的视觉生成,为AI行业发展提供重要警示。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MIT研究显示,AI将很快自动化价值650亿美元的交通工作,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从陆地到海空,AI正在推动全方位的交通创新。斯坦福专家强调,AI将通过基础模型、合成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从单一车辆自动化到整个交通网络优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解决可持续性、安全性和公平性等关键挑战。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SPG三明治策略梯度方法,专门解决扩散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中的技术难题。该方法通过上下界策略为AI模型提供精确的奖惩反馈机制,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任务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AI写作助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