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4号,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可信云大会,信通院发布业界首个微服务行业标准,华为云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参与微服务标准规范制定。
微服务标准规范是由中国信通院发起,华为、腾讯、阿里、灵雀云、石化盈科、中国电信等众多厂商代表参与。标准文稿由2018年4月起草,作为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团体标准,进行了6次研讨,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对外发布,计划9月份正式发布最终稿。此次发布的微服务标准规范是面向以微服务架构为基础的公有云服务及私有云平台的技术规范,包含微服务平台架构技术参考模型、微服务框架能力要求及微服务平台能力要求等内容。华为云基于自身在微服务上的众多商业实践,在标准编写过程当中贡献了大量的技术建议。
微服务已成应用云化转型架构首选
随着应用上云、云原生深入人心,企业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单体架构由于紧耦合、牵一发动全身的缺点使得研发团队很难敏捷的交付需求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当容器逐渐成为应用的标准运行环境之后,应用架构也必然要更加符合容器的特性,应用架构的微服务化成了不可逆转的演进趋势。华为云ServiceStage是凝结华为微服务团队多年研发经验的云原生应用平台,提供企业级的微服务解决方案,包括高性能微服务框架和一站式服务注册、服务治理、动态配置和分布式事务管理控制台,帮助用户实现微服务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高可用运维;提供Spring Cloud、Service Mesh和ServiceComb商业版(微服务引擎CSE),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应用。
ServiceStage积极推动微服务在行业应用当中的落地
华为云ServiceStage商用至今, 已发布Java和Go语言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微服务解决方案、非侵入式Service Mesh微服务解决方案,其中微服务核心框架ServiceComb已在Apache开源中心孵化。
ServiceStage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推动微服务在企业当中的落地,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截止目前ServiceStage微服务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华为消费者云、5G、企业智能EI、内部流程IT、云核大视频等产品领域,是华为Cloud Native转型的基座。基于ServiceMesh的零侵入微服务解决方案已帮助文思海辉智慧楼宇快速实现应用微服务化;软通智慧基于ServiceStage搭建智慧城市APaaS平台,打破传统烟囱式架构孤岛;ServiceStage已助力多个领域如教育系统、无人机控制云、房企销售系统、AI推理平台等应用实现微服务化。ServiceStage与100多家行业合作伙伴联合提供微服务技术、工具和流程转型的咨询服务,推动更多的国内企业微服务的落地。
华为云ServiceStage将继续参与信通院微服务标准工作,并于9月份正式对外发布微服务标准规范终稿。此外,华为云ServiceStage将参与微服务平台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化微服务在行业中的应用,引导国内企业在进行新应用微服务化开发及传统应用微服务改造,有利于规范市场并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将于10月份在上海召开,届时将首发华为AI战略和全栈全场景的解决方案,并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诸如AI、云、大数据、5G、IoT、视频等在各行业的创新与实践,惠及更多开发者人群,“+智能,见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