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发布了两份关于快速增长的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基础设施市场的新报告。根据IDC最新的SD-WAN基础设施预测,这个快速发展的网络市场将从2017年到2022年以40.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45亿美元。IDC市场份额报告是IDC在该细分市场的首次报告,包括2016年和2017年SD-WAN基础设施厂商收入。
IDC网络基础设施副总裁Rohit Mehra表示:“SD-WAN技术的兴起,是我们多年来看到的最快的行业转型之一。各种规模的组织都在对其WAN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为一系列支持云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现有的网络厂商已经迅速重新调整了他们的路由和WAN优化组合,以应对不断进入这个市场中的初创公司。服务提供商领域的快速发展,促使SD-WAN基础设施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为企业级领域中的其他软件定义网络和安全功能提供滩头阵地。”
2017年SD-WAN基础设施收入增长了83.3%,达到8.33亿美元。这个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传统的网络厂商们正在寻求通过并购战略补充现有产品,或者在这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IDC发现,思科在SD-WAN基础设施市场占据最大份额,特别是思科用于SD-WAN部署的路由产品组合,以及Meraki产品和2017年8月收购Viptela。 VMware(于2017年12月收购了VeloCloud)在SD-WAN基础设施市场中占据第二大市场份额,其次是Silver Peak、Riverbed、Aryaka、诺基亚和Versa。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宣布为S3云对象存储推出向量存储功能S3 Vectors,声称可将AI存储中向量数据的上传、存储和查询成本降低90%。该服务旨在让客户以经济方式在AWS云中存储大量向量数据并进行语义搜索,可替代昂贵的向量数据库。每个S3 Vectors存储桶支持多达1万个向量索引,每个索引可存储数千万个向量。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AnyI2V系统实现了从任意条件图像到视频的生成突破。该系统无需训练即可处理多种输入模态(包括3D网格、点云等),支持用户自定义运动轨迹控制,并通过创新的特征注入和语义掩模技术实现了高质量视频生成,为视频创作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工具。
AI公司正推动智能体成为下一个职场颠覆者,但专家认为还未成熟。初创公司Mixus推出AI智能体平台,让用户直接通过邮件或Slack与智能体交互,保持人类参与工作流程。该公司已获得2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其最大卖点是易用性。用户可通过文本提示创建智能体,支持多步骤任务执行、团队协作和共享记忆功能。基于Claude 4和OpenAI o3构建,具备网络访问能力,旨在成为不知疲倦的数字同事。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KL-tracing方法,能让视频生成AI模型在无需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物体追踪。该方法通过在视频帧中添加微小追踪标记,利用模型的物理理解能力预测物体运动轨迹。在真实场景测试中,相比传统方法性能提升16.6%,展现了大型生成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