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8月10日 北京报道:今天,无论哪个行业,当谈到战略与发展时都不能不提对人才的建设,尤其是在ICT生态快速演进的时代,人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统观整个ICT市场,人才却面临着十分短缺的现状,成为制约ICT发展的瓶颈。面对这样一种人才的短板,我们要如何去进行弥补呢?
近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华为公司及计世资讯四方联合发布了首个《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首次以生态为视角,全面展现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人才生态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新动能、新生态、新人才的三大关键词。
ICT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达765万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吕卫锋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吕卫锋在发布会现场致辞中表示,“《白皮书》是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下,由华为公司和计世资讯联合进行编撰的。在整个编撰过程中,我们多次组织了人才调研、研讨和专家咨询,很多企业界的朋友、高校老师都参与了《白皮书》的研究和调研工作。我们深刻意识到ICT时代生态如何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问题,因此《白皮书》重点讨论了如何保证新时代下信息技术人才的充分供给和解决人才错位等问题。”
吕卫锋还指出,“新的时代,整个ICT人才培养模式、供给模式、发展模式已经跟传统ICT时代有了根本性变化,在这个根本性变化中,高校、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和基础教育如何进行互动,形成一种良性的、持续的人才生态供给机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
计世资讯副总经理王军凯在对《白皮书》的进一步解读中指出:“2017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达765万,并表现出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和人才错位两个显著特征。未来,ICT人才需求缺口的70%将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且呈现出人才需求类型多样化、需求结构多元化的特点。”
如何破局人才困境
王军凯表示,“整个《白皮书》的编撰以服务数字中国为出发点,以人力困局为着力点,推动校企合作为落脚点,以繁荣ICT生态为最终诉求展开。通过挖掘人才困局的核心原因,引出破局的关键点。而人才困局的难点在于校企合作,我们常常说学生的生态和ICT的生态是不一样的,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白皮书》分析:以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的ICT生态正在加速形成,ICT人才内涵进一步凸显“生态特色”。王军凯表示,“通过破局人才难点,推动校企合作,最终实现繁荣ICT生态的目的。《白皮书》分别从宏观人才、产业生态、新兴领域、未来趋势、校企合作、行业建议六个篇章详细阐述了人才产业协作理念、ICT人才跨界思维、人才供给和培养机制,以及如何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等主要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白皮书》指出,人才供给目前存在四大错位:
第一, 供需错位。教育部2017年统计公告,高校每年ICT相关毕业人数不超过1百万。与《白皮书》提到的765万人才缺口相距甚远,这导致了人才供给不足,从而制约了ICT产业的发展。
第二, 区域错位。2017年据统计有55%的ICT人才流向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像重庆、天津、武汉、西安等ICT人才需求增速显著的新一线城市却出现了人才净流的现象。在未来数字中国的背景下,市场潜力主要体现在二三级城市,ICT人才短缺将会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制约瓶颈。
第三, 结构错位。传统行业缺乏具有ICT基础的行业背景人才,导致传统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巨大困难。传统行业应用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的缺失导致行业的发展缓慢。
第四, 梯队错位。目前供给的人才大多为经验较少、行业背景知识欠缺的基础性人才,从进入企业到可以独立工作往往需要1-2年的适应期,这就形成中层有经验的岗位人才缺口制约整个ICT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二三线城市ICT应用需求的逐渐增长,以及大多数ICT企业开展全国化的下沉战略和加强本地化服务能力,势必会导致“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而要破解这样一种困局,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具体包括第三方培训机构要做好校企合作的“润滑剂”,高等院校要加强前沿科学性、引领性人才培养,普通高校要更加注重培养综合性能力的中层人才,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人才供给等。
华为企业担当
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华为生态大学校长杨文池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本次《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的推出是华为生态大学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白皮书》自去年9月开始筹备,期间得到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华为都非常清楚ICT人才的重要价值,并长期关注和持续投入ICT人才培养。过去的三十年,华为努力把人力变成人才,并将多年来积累的知识体系、技术能力等分享出来,以ICT产业长期积累的成功实践为基础,持续投入”。
杨文池补充道,“以华为企业业务为例,每年会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中国ICT人才的生态建设。在今年3月份原华为ICT学院、华为合作伙伴大学整合升级,正式成立了华为生态大学,并且作为华为ICT人才生态新的载体,与政府、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合作伙伴等各方携手同心,致力成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引擎。《白皮书》作为华为生态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华为将始终参与其中,既贡献ICT生态建设的最佳实践,也希望借助《白皮书》的推广传递华为对人才生态建设的坚定态度。”
另据杨文池介绍,目前华为已经与国内200多所高校展开合作,每年培养学生超过1万人。通过合作伙伴学院提供最新、最权威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一站式的能力提升服务。而一年一度的合作伙伴精英大赛更为合作伙伴提供了锻炼队伍的机会,从而精确匹配人才供给的需求,为华为ICT学院的毕业生及华为认证人员提供就业指导,为合作伙伴输送优质人才。此外,2017华为人才联盟双选会先后走进26个城市,覆盖了350多所大专院校,为800家生态伙伴及一万名高校学子提供了面对面的双选机会,达成就业意向2千多个。
杨文池最后表示,“《白皮书》的发布标志着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成果。华为生态大学将一如既往的在ICT人才生态方面投入,持续推动高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产学研协同培育面向未来的产业急需人才。”
《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下载:http://support.huawei.com/edownload/enterprise/DSDPDownload!download.action?contentType=M000003&partNo=e001&contentId=Node100001258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研究表明,现有的公开 AI 模型在描述大屠杀历史时过于简单化,无法呈现其复杂性和细微之处。研究人员呼吁各相关机构数字化资料和专业知识,以改善 AI 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表述。他们强调需要在 AI 系统中加入更多高质量的数据,同时在审查和信息获取之间寻求平衡。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