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6月19日 编译:
区块链可以用于物联网中吗?
直到最近几年,区块链才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被大家熟知,这种技术主要为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提供支持。除了智能合约和共识功能之外,区块链的不可变性和分布式特点也让它在企业领域一直受到很多关注,主要是来自软件和硬件供应商,也有一些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个月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举行的IoT World大会上,来自AT&T、思科、谷歌、Comtech和Software AG的高管就他们关于区块链在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最常见的用途就是供应链管理,可以利用区块链防篡改、要求多方达成共识以完成交易、以及为智能合同交易制定规则和条件等特点。
与此同时大多数高管表示,区块链还处于早期阶段,大多数公司仍在开展概念验证项目。
思科战略创新集团副总裁Maciej Kranz表示:“区块链让我们经历了这个巨大的炒作曲线,之前有很多提到的用途最后都没有发生。”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位高科技高管对物联网领域中潜在区块链机会的看法。
Mobeen Khan,AT&T物联网高管
AT&T物联网解决方案产品营销管理副总裁Khan说,AT&T正在探索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使用区块链技术,不过他强调“我们正处于探索的阶段”。
“运用区块链有很多方法,而且你可以在网络中使用区块链作为一个网络框架或节点,或者作为一项服务。”
Khan表示,有很多公司目前正在供应链中使用不同的物联网系统来跟踪货物的转移,这意味着数据通常是专有的。他说,区块链技术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以改进流程。
“建立一个区块链框架,人们把数据输入这个框架,以及如何共享数据的规则,这样你就可以建立一个信任关系,获得正确的数据,实时地了解这些信息在监管链中的什么位置。“
Maciej Kranz,思科战略创新集团副总裁
《构建物联网》一书的作者Kranz表示,和物联网、机器学习和雾计算一样,区块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四项颠覆性技术之一。
“说到区块链能做什么,它可以让多方以高效和永久的方式在这些多个组织之间进行交易,”他说。
和其他高管一样,Kranz指出供应链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场景,可能涉及对产品质量和出处的跟踪。他指出,食品安全和患者记录是区块链和物联网相互作用的两个更具体的用例。
尽管区块链有能力改变某些流程,但Kranz警告说,这项技术不应该被视为万灵药。他说,思科分析了17种区块链的潜在用例,其中只有少数值得尝试。
“就区块链来说,我们也经历了巨大的炒作曲线。以前我们听到的许多用例实际上都没有实际发生,”他说。
Jen Bennett,Google Cloud CTO办公室技术总监
Bennett的工作是为Google Cloud战略客户提供建议。他说,Google有一个专注于区块链的内部团队,而且她相信区块链最大的机会在于供应链。
“区块链的承诺和令人兴奋的部分更多的不是关于货币,而是关于例如我们如何处理法律文件传输这样的场景?如果你考虑供应链,考虑如何跨边境地区转移所有权的速度加快8倍,那么让这个过程更加平滑就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她说。
但她也认为这项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
Bennett表示:“区块链是不是绝对正确的解决方案,大家都还在你这个问题。”
John Stewart和Theo Hildyard,Software AG公司副总裁
在Software AG,对于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适用性仍存在更多怀疑,Software AG数字内容营销和全球通信副总裁Stewart以及行业营销副总裁Hildyard这样表示。
Hildyard说:“我认为区块链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有用的想法。但我认为目前物联网还处于从先行者到快速追随者、而且他们在物联网部署方面面临足够多技术挑战的阶段。现在要把区块链带入物联网中,看起来我们需要为区块链找到一块落脚之地。”
“实际上这是让一个复杂的情况变得过于复杂了,”Stewart说。
Brian Salisbury,Comtech产品管理副总裁
Salisbur在Comtech负责基于位置的技术产品,他表示,他认为区块链在物联网部署绝对是有潜力的。
“我认为并非所有类型的应用都需要区块链,但是很多应用对从一开始到现在对审计的追踪是非常关键的。在我看来区块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商汤科技研究团队开发的InteractiveOmni是一个突破性的全模态AI助手,能够同时处理图像、视频、音频和文字,并具备强大的多轮对话记忆能力。该模型采用端到端架构,实现了从多模态输入到语音输出的统一处理,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4B参数版本就能达到接近7B模型的性能,且已开源供研究使用。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航、清华推出Honey-Data-15M,这是一个包含1500万高质量图像-问答对的开源数据集,通过创新的双层思考链策略让AI学会深度推理。基于此训练的Bee-8B模型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卓越,证明了专注数据质量能让开源AI达到商业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