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4月19日 综合消息: 传统网络设备具有专有的网络操作系统、ASIC芯片、甚至是私有的网络协议及管理体系。而开放网络设备采用的是开源网络系统、通用芯片以及标准化自动管理工具。开放与传统形成了当前这个非黑(传统黑盒)即白(白盒开放)的网络设备世界。能否在享受开放网络便利的同时,拥有传统网络的高可靠性和专业技术服务?戴尔易安信的开放网络产品为这个黑白世界带来了一抹靓丽的彩色。
戴尔易安信的开放网络产品不但可以支持其专有的OS10操作系统,还可以支持各种第三方的开源网络软件。通过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网络事业部总经理徐海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
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网络事业部总经理徐海
目前,戴尔易安信不仅在硬件层面坚持开放的架构,软件层面也积极推动开放的架构。去年正式发布OS10网络操作系统完全基于Linux内核,可以支持更多第三方和在Linux平台上使用的软件。OS10也提供了很多API接口,可以和虚拟化平台进行集成。用户应用比如OpenStack需要用接口调用底层的网络硬件时,OS10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OS10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开放版,一个是企业版。开放版可以免费下载,适合需要定制网络功能的用户,企业版集成了戴尔易安信比较成熟的,在很多用户那边用过的功能组件,比如说二层、三层网络协议栈,所以适合于大多数关注稳定运行的用户,主要是定位企业级用户。
当前戴尔易安信为用户提供了四种消费模式:
第一模式,购买OS10的企业版。用户首先买一个戴尔易安信的开放网络交换机,上面部署OS10的企业版。这个企业版是戴尔易安信自己开发的一个操作系统,提供戴尔易安信支持,买完以后通过交换机搭自己的网络。
第二种模式,安装合作伙伴的网络操作系统。从戴尔易安信购买一个开放的网络交换机,在这之上安装经过戴尔易安信全球认证的合作伙伴操作系统。像BigSwitch、Cumulus等等,这些公司提供网络操作系统都可以部署到戴尔易安信的交换机上面去。一旦部署到戴尔易安信的交换机上面,就可以在某些领域给客户提供新的特性。
第三种模式,部署戴尔易安信的OS10开放版本。这个OS10的开放版本实际上它的系统软件就是OpenSwitch,OpenSwitch也是一个开源软件,它提供的软件目标是可以部署在多个不同的硬件交换机上面去。
第四种模式,走纯粹的开源路线。戴尔易安信的开放网络交换机上直接使用OpenSwitch。比如,在Open Switch下载完了以后,用户需要三层的路由功能,就自己去安装支持三层路由的开源软件,这时交换机就会支持三层路由功能(当然路由功能的更好实现,还要依靠戴尔易安信开放网络交换机上所提供的多达6G的数据包深度缓冲能力,可以向用户提供出超过100万条IPv4路由条目)。
多种不同的消费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从企业级到运营商的不同需求。
第一个领域是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可以协助用户从10G向25G的过渡迁移,包括架顶交换机从10G到25G,跨机柜通信从40G到100G的迁移。并数据中心内部,可以帮助用户适应SDN的网络架构,满足数据中心网络SDN在虚拟化、集群这两种环境里面的需求。同时在虚拟化环境中,比如利用戴尔易安信开放网络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VMware的NSX来实现虚拟化环境中的网络安全,去实现跨地域的多中心的容灾。
第二个领域是在数据中心互联时,凭借新设备S4200所具备超大表空间和缓存的特性,可以使得戴尔易安信开放网络交换机转变为高性能路由器,满足数据中心间高流量、大路由的应用需求。
第三个领域是广域网,新一代的广域网的接入。戴尔易安信在今年正式进入软件定义广域网这个领域。戴尔易安信在全球有几家合作伙伴,通过戴尔易安信的硬件结合合作伙伴的软件,可以帮助客户或者是二级运营商快速实现他们的软件定义广域网的功能。
最后一个领域就是传统的园区网领域,或者叫终端用户的网络。它解决的是用户之间的互联以及用户在网络上对于数据访问的需求。戴尔易安信会提供千兆交换机,提供模块化核心交换机,同时会提供基于云解决方案的无线解决方案,而且戴尔易安信也有安全的解决方案,比如防火墙解决方案。
随后,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网络市场高级经理张委和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网络事业部售前工程师齐迪,向大家展示了戴尔易安信最新推出的S4200系列交换机。
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网络市场高级经理张委(左)
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网络事业部售前工程师齐迪(右)
S4200是一款性能优化的开放式网络交换机,可为软件定义的网络应用提供深度缓冲功能及为互联网路由或高密度流表(flow tables)提供增强型的硬件表容量。
有了强大的表空间,高性价的路由交换机可以承担强大的路由功能。戴尔易安信有两个型号——S4248FB-ON主要用于深度缓冲,S4248FBL-ON则用于扩展的FIB、ACL表的深度缓冲和额外的TCAM。从使用成本上经过戴尔易安信的内部计算,可以比传统路由器的使用成本节省了一半以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了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配套社交应用Sora,用户可生成包含自己的视频并在类似TikTok的信息流中分享。Sora 2在物理定律遵循方面有显著改进,视频更加真实。应用提供"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植入生成场景中,并可与朋友分享形象使用权限。该iOS应用目前在美加地区采用邀请制,ChatGPT Pro用户可直接体验。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自诞生以来问题频发,从推理模型表现不佳到AI幻觉现象,再到版权诉讼,这些都表明当前技术路径可能并非通往真正智能的正确道路。专家认为,仅靠增加数据和算力的扩展模式已显现边际效应递减,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者提出智能应包含统计、结构、推理和目标四个层次的协调,并强调时间因果性的重要性。面对LLM技术局限,业界开始探索神经符号AI等替代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