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全球半年度物联网支出指南预测,2018年全球物联网支出预计将达到7725亿美元,比2017年的6740亿美元增长14.6%,2017年到2021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4.4%。
麦肯锡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的使用将带来1.9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和1770亿美元的生产成本降低,对全球经济影响近6%。
Gartner认为,物联网正在改变制造业格局。
从一系列的权威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在全球,物联网正迎来快速的发展期,并呈现着巨大的爆发力。
在国内,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同样如火如荼。根据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在2017年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透露出的数据,我国已部署的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突破1亿,物联网产业规模已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6年超过9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物联网除了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得到大规模应用外,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同样能够感受到物联网应用带来的生活变化,例如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多进入到家庭的智能家居等等。
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
毫无疑问,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物联网发展政策环境、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物联网应用推广进入实质阶段,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鉴于此,工信部专门制定了对物联网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公众网络M2M连接数突破17亿。
其中,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过去一年低功耗物联网在政策指导以及产业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政策层面,工信部多次发文推动NB-IoT发展;在网络方面,中国电信全网支持,中国移动全网采购,中国联通紧随其后,运营商NB-IoT基站数量增长迅速;在芯片方面,华为、高通、中兴、联发科等陆续进入市场;在模组方面,中小企业为主体,价格也大幅下降;在平台方面,华为、三大运营商等着力打造NB-IoT平台,聚集产业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就指出,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加强物联网平台能力建设,支持海量终端接入,提升大数据运营能力。
并且,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构架中的基本要素和模块单元,已成为实现智慧城市“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所以,大力推广物联网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同样是重中之重。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
CITE2018助推物联网产业发展
为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2018年4月9日-11日,由国家工信部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8)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重点打造了物联网及智慧城市主题展区,尤其是低功耗广域网方面。
据CITE2018物联网及智慧城市项目负责人介绍,组委会特在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期间举办“物联网(NB-IoT)及智慧城市”主题展,旨在搭建物联网产业供需平台和沟通桥梁,推动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生活、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融合发展。
CITE2018物联网及智慧城市项目负责人介绍了本次主题活动值得关注的亮点:
1.高度聚焦:打造完整的物联网产业生态,从芯片、模组、运营商、终端应用全产业链;
2.重在融合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本身囊括智能制造、智慧家庭、高端芯片、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锂电系能源、车联网、基础元器件等主题,分布在1-9号场馆,物联网应用场景一展拥有;
3.重在实效:集结全国专业观众,力邀31省市经信委及智慧城市办参观,实现需求对接。
据透露,截止目前参与此次主题活动的物联网参展企业有:CETC(海康威视、太极、32所)、千寻位置、利尔达、厦门骐俊、有人物联网、通富微电子、移远通信等,它们将提供一场关于物联网的饕餮盛宴。
同时,包括本次主题活动还将在4月10日在水仙厅举办“2018中国物联网(NB-IoT)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暨创新产品及方案颁奖典礼”,届时行业大咖将着重探讨行业发展的几大热点问题:
1.产业政策解析(NB-IoT、LoRa、Sigfox、e-MTC);
2.芯片模组产品功耗性能、安全、价格;
3. 2017被誉为商用元年,2018年以及未来几年市场如何,规模怎么样?
4. NB-IoT整个产业存在哪些商业机会和投资机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人工智能机构与阿里云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Qwen-Sea-Lion-v4,专门针对东南亚语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该模型结合阿里云Qwen3-32B基础模型和大量东南亚地区数据集,在东南亚语言模型评估榜单中位居开源模型首位。模型支持119种语言,能在32GB内存的消费级笔记本上运行,采用字节对编码技术更好处理非拉丁文字,并具备3.2万词元上下文长度,可执行文档级推理和摘要任务。
中科大联合快手等机构推出VR-Thinker技术,首次实现AI视频评判员的"边看边想"能力。该系统通过主动选择关键画面、智能记忆管理和三阶段训练,在视频质量评估准确率上达到75%-82%,特别擅长处理长视频场景,为AI视频生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AI智能体是下一代业务自动化工具,不仅能对话交流,还能执行复杂任务。与ChatGPT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规划并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五个高影响力应用:自动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销售CRM管理、合规自动化、招聘筛选与排程、市场情报报告。这些应用都具有重复性工作流程、依赖结构化数据、遵循可预测规则等特点,能够释放员工宝贵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微软研究院发布BitDistill技术,通过三阶段优化将大型语言模型压缩至1.58位精度,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10倍内存节省和2.65倍速度提升。该技术包括模型结构稳定化、持续预训练适应和知识蒸馏传承三个关键步骤,解决了模型量化中的性能衰减和规模化问题,为AI模型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高效部署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