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因聚而生,以行致盛——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2018”系列活动走进云南,并在昆明拉开帷幕。700余名行业专家、生态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之道;同时华为希望在即将到来的ICT“生态纪”,与云南的生态伙伴一道,共同行动,以“+生态”的方式为云南政企客户创造更多商业价值,助力云南ICT产业发展,共创生态的指数级繁荣。
会上,红云红河集团副总裁王家寿在开场致辞中提到:“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发展的渗透、引领、带动和促进转型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云南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提供了新引擎。云南政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华为的共同参与。”
红云红河集团副总裁王家寿致开场词
随后,华为昆明代表处企业业务销售部部长李石在致辞中表示,“技术+需求”驱动的“ICT生态纪”正在来临,华为将强化执行“平台+生态”的战略,与伙伴共同行动,以“+生态”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如战略规划、业务创新、市场拓展、管理提升等多种复合型能力,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市场,赢得跨界竞争,实现商业价值的持续增长,最终形成生态的指数级繁荣,共赢“生态纪”。
华为昆明代表处企业业务销售部部长李石致辞
在《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使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演讲中,华为智慧城市大区总监聂俊宇谈到,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实干落地阶段。正如人类的“智慧”是源自神经系统对信息的采集、思考、反馈一样,智慧城市也需要“神经系统”。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战略定位正是: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做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与推动者。
同时,华为致力于成为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首选合作伙伴,聚焦于ICT基础设施,通过开放能力聚合合作伙伴,推动智慧城市生态圈的良性发展,共同为客户提供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华为已参与了北京、天津、深圳、上海、桂林、三亚、益阳、高青等90多个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智慧城市主流玩家。
华为智慧城市大区总监聂俊宇演讲
接着,在《华为云,联接企业现在与未来》的主题演讲中,华为云资深SA曹雪波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华为云在产品技术、行业实践、生态合作等方面近一年来的重要进展,以及面向未来,华为云的市场战略布局及规划。
面向政企客户,华为除了提供卓越的技术外,还拥有强大的地面团队,可以向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贴身服务,包括一对一的售后服务,24小时在线服务等,从测试、部署、运维各个环节手把手帮助客户快速上云。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的华为云,期望成为众多行业、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发动机和永远的伙伴。
华为云资深SA曹雪波演讲
此外,本站活动还基于云南地区客户和伙伴的诉求,专门设计了“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和“网络”四大分论坛,旨在通过深入交流,碰撞更多的数字化转型智慧火花。
而在备受关注的300平米的展厅中,围绕“生态引擎、生态孵化和生态应用”三大主题,分别展示了华为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基于华为OpenLab与合作伙伴共同联合孵化解决方案的创新模式,以及满足政府、教育、医疗、大企业、广电、电力、交通等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创新应用,让每一位与会嘉宾近距离感受到了生态的魅力和共同行动带来的价值潜力。
据悉,2018年云南地区的“ICT生态之行”共规划了10多站活动。今天从昆明正式启程,期间华为的“ICT生态之行2018”展车将会把华为开放、领先的生态使能平台(包含技术平台、资源平台和服务平台)和“生态纪”理念带给云南的生态伙伴,激发多元生态的潜能,呼唤伙伴共同行动,共创生态的指数级繁荣。
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2018,相约云南省各地州,诚邀您一路同行,因聚而生,以行致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