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3月30日 综合消息: 2018年3月30日,在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Navigate 2018领航者峰会上,紫光集团重磅发布“紫光云战略”,宣布投资120亿元,开始进军公有云市场,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峰会上提出:面对数字经济浪潮的良好机遇,在国家战略引导下,紫光集团以“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为“双轮驱动”,形成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云产业是紫光“芯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紫光集团开始进入到公有云领域,未来将进一步扩展云产业的版图,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产业优势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和最值得信赖的数据运营合作伙伴。
紫光集团总裁张亚东在今天下午举行的“紫光云论坛”中为与会嘉宾“揭秘”了紫光云战略的发展过程:“紫光云不是从零开始,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紫光云数、紫光股份、紫光软件、紫光数码、紫光西数等云网板块企业已经承担了紫光云战略的一部分使命,有了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紫光集团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充分讨论与评估,提出了紫光云战略的顶层设计,并成立紫光云公司。紫光云公司将承担紫光公有云整体的责任和使命。”
紫光集团已于3月中旬正式宣布了紫光云公司的高层任命,原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云计算产品线总裁、紫光云数总裁吴健任紫光云公司总裁,原中国联通云公司总裁焦刚任紫光云公司联席总裁。
紫光云总裁吴健在“紫光云战略”主题演讲中解读了紫光云的4个“Uni”特征:
Unisplendour:紫光优势,紫光集团的“芯云”战略将为紫光云提供各个层面的技术、能力与业务支撑,,紫光云是“芯云”一体的云;
University:大学背景,紫光集团源于清华,具有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家国情怀,同时大学背景也决定了紫光云的高科技含金量。紫光云也是一朵重科技的云;
Unique:独一无二,紫光云坚持场景驱动、混合交付、授信安全,是用户最贴心、最信任的云;
Union:联合联盟,紫光云坚持平台+生态战略,做“好产品、好服务、好伙伴”,做大紫光云生态,为用户交付全栈式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据IDC预测,2021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收入预计达到1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3%;同时,互联网用户虽然是公有云的最大消费群体,但占比呈下降趋势,而制造业、金融、行业ISV、政府等企业级用户成为公有云增长新的驱动力。发展数字经济、振兴实体经济正推动信息化进一步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云计算将成为基础设施,公共云市场将全面爆发。
这一新的市场趋势为紫光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企业级市场正是紫光的优势领域,紫光集团具备企业级市场的营销能力和完整的交付能力,是国内唯一可以提供从产品到咨询、设计、集成、建设和运营的全产业链的云网服务企业。随着全新云战略的发布,紫光集团将进一步发挥云网板块的协同效应与组织红利,以云平台为支撑,以运营服务为引擎,以生态发展为龙头,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并聚焦服务于“优政”、“惠民”、“兴业”,提供从技术设备到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以及云生态的全栈式方案交付能力和最优的用户体验。
紫光云战略离不开新华三的支撑。新华三一直以来都是紫光云网产业的核心企业,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佳私有云、混合云方案提供商,在云计算领域为企业用户提供私有云建设与服务业务,向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广泛应用的云平台以及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2017年,新华三在云计算、大数据、大互联和大安全领域全线出击、全面领跑,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技术领导力。
紫光云将最大限度地发挥紫光集团云网板块各成员的优势资源,形成强大核心竞争力。这是紫光集团2018年重要的战略布局之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名为Fastball的三分钟检测技术,通过脑电图头戴设备分析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能够在认知衰退早期发现记忆问题。研究涉及107名参与者,发现该技术可有效识别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缺陷,比现有诊断工具提前10-2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征象。该技术可在家中使用,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可能。
伊斯法罕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DrugReasoner,这是首个能够像人类专家一样"推理"的药物审批预测AI系统。该系统基于LLaMA架构,不仅能预测新药是否会被批准,更重要的是能详细解释推理过程。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AUC值达0.732,明显超越传统方法,为制药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化决策工具,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随着智能代理AI的兴起,CIO必须调整IT战略重点、降低新安全风险并为员工重新培训技能。75%的CIO将在AI和机器学习项目上投入更多时间。IT部门需要从管理基础设施转向编排智能化,在每个业务流程中嵌入AI代理。CIO应重新考虑人机协作模式、多学科敏捷团队演进、IT治理职能重新定位,以及培养AI数据质量专家、AI诊断师等新兴角色技能。
这项由南京大学团队开发的FASB技术让AI学会了"察言观色"和"知错能改"。通过实时监控AI内部状态并动态调整干预强度,该方法在多个测试中将AI回答准确率提升了近50%。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回退机制,让AI能在发现问题时"重新来过",显著提升了回答质量。该技术在教育、客服、内容创作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